的情況下,松江郡護軍將軍高達州的調令,終於傳到了烏山府和封城府那邊,並且在地方官府跟登州的一番爭吵後得到了實施。
一千五百名騎兵,踩著雷鳴般的馬蹄聲,在各方勢力的關注下揮軍西進。
陳武在奪下大青關之前,就對松江郡可能做出的反應做過推演。
在他的預想中,官府最愚蠢的手段就是抽調部分兵力平叛,或者過來加強魚陽府防禦。這個策略,可以讓陳武一口口吃下松江郡的有生力量,而且絲毫不會費力。
中策,則是什麼都不動,儲存軍力——或者說坐以待斃。
至於上策,當然就是高達州用的這個了。
摒棄隨行的步軍,也不做收復大青關的企圖,只依靠騎兵的高機動能力威脅太平軍,讓他們縮在大青關內不敢亂動,直到外部形勢變得對官軍有利。
雖說官府的行動比預計的慢了一點,但能夠做出這個決斷,無疑證明高達州這個護軍將軍還是有些水準的,絕不是無能的飯桶。只可惜,他這個計劃陳武早就有防備,也提前派遣了偵騎打探訊息。這一千五百騎兵,才剛從烏山府邊境離開,進入登州的地界,距離大青關這邊還有兩百多公里,就被陳武的偵騎發現了。
情報晝夜兼程傳回了大青關!
不得不說,這是一支對太平軍擁有巨大威脅的軍事力量。
打下了大青關之後,太平軍的精銳主力全部加起來,也堪堪只有五千<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雖說在陸續招降官軍補充,也在白馬縣和定光縣加速訓練新兵,但這些短時間內都不堪大用。真正能用的,還是這五千太平郡帶出來的老底子。
就算加上四百馬隊和兩百步弓手,對上官軍一千五百騎兵也沒有太多優勢。
若是被這樣一夥機動能力極強、來去如風的軍隊盯上,太平軍還真的只能縮在大青關中,什麼都幹不了。
相反,若是太平軍能夠設法打掉這支騎兵,松江郡唯一有可能對他造成威脅的軍力就會消失。只要松江總督尉遲昌沒發瘋,不把登州的第一警備旅團調出來,陳武的太平軍幾乎可以在松江橫著走了。
那麼,該如何幹掉這一千五百騎兵呢?
擺在陳武面前的,有兩份預定的方案。但一時之間,他還沒有打定主意到底採用哪一套。
第一套方案,就是主動出擊設伏。
千人以上規模的騎兵,想要行動幾乎必然要依靠官道。陳武的太平軍,可以考慮在官道附近設伏,以小股馬隊為誘餌,將這支騎兵騙入預設的陷阱圍殺。
但是,這個方案的缺點是難以盡全功,而且有被識破的可能。
陳武的馬隊,哪怕已經初具規模,但想要跟帝國的騎兵正面對抗,仍舊有很遠一段路要走。也就是說,就算太平軍四百馬隊傾巢出動,官軍最多也只需要分出一半騎兵,就能穩穩佔據絕對優勢。而且,這麼多騎兵出動,官軍的探哨肯定不會少,陳武擔心自己預設的埋伏會被提前發現,那就得不償失了。
一個搞不好,反而會把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另外一個方案相對被動一些,但陳武反而覺得更加穩妥點。
那就是,佯攻魚陽!
沒錯,在上次佯攻魚陽府、騙取大青關守軍出關救援後,陳武打算故技重施,再次佯攻魚陽。
他的計劃是,用少量太平軍精銳,配合白馬縣、定光縣招募的新軍,對魚陽府發起象徵性的進攻。不求立即攻陷,只求做出一副規模浩大的聲勢。得知太平軍“主力”進攻魚陽,奉命趕來的一千五百官軍騎兵,必然會找機會對太平軍發起衝鋒。若是時機把握的好,甚至可以趁太平軍全力攻城時,一個衝鋒直接將太平軍衝崩潰!
不管是魚陽府還是松江的騎兵,一定想不到陳武會兩度佯攻。
這個計劃,看似被動,實際上是某種意義上的主動。太平軍守株待兔,張好一張網,等待官軍騎兵主動送****。唯一的問題在於,魚陽府城外沒有太好的地勢可以利用。以太平軍現在的實力,究竟能否擋住一千五百騎兵的衝鋒!
不僅要擋住,而且還得能圍得住、吃得下!
對著兩份方案斟酌了良久,考慮到太平軍現今的狀況,陳武最終下定了決心。
第二套方案!
命令傳開,已經基本從先前戰爭中恢復過來、甚至更進一步的太平軍迅速行動起來。簡單訓練了不到兩週的定光縣新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