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進入了四月底、五月初。
南峰要塞下的戰鬥,已然進入了無解的僵局。阿曼人的主攻雖然避開了玉山垛口的天南軍團精銳,但就算普通的松江軍,戰鬥力也比他想象的要強。尤其是,據黑衣衛的線報,松江軍還在戰爭期間不斷擴招新的軍隊,用以補充戰損。
這讓薩拉丁坐不住了。
儘管十分不喜歡大海,但尉遲明重新修改後遞交上來的方案,的確有著極大的可行性。一旦能夠成功登陸,配合黑衣衛在海寇那邊的“黑劍行動”,松江軍的防線將會不攻自潰!
“諸位愛卿,就尉遲副院的提案,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吧。”
輾轉了兩天之後,薩拉丁終於還是將聯絡安達曼城邦、走海路從松江軍背後登陸的提案拿了出來。他自己雖然已經想的比較透徹,但內心裡的牴觸卻絲毫不減,想借這個機會聽聽眾臣的看法,也不無借臣子之口說服自己的用意。
聽到這位陛下開口的那一刻,尉遲明實際上就已經知道了結果。明智的沒有再開口,臉上掛著淡淡笑意,耐心旁聽起來。
顯然,南峰要塞下酷似上次大戰前半段的僵持局面,讓不少武將心中動搖起來。他們雖然同樣不喜歡、不瞭解水師,對這個兵種也有牴觸,但方案一旦成功的結果,卻讓他們十分動心。糾結之下,有人心中已經暗暗轉變了態度,覺得偶爾一試也未嘗不可。
再怎麼對水師不感冒,也比白白在南峰要塞下損兵折將、徒勞消耗國力強。
當然,如果付出損失最後一定能攻破南峰要塞也就罷了。事實卻是,這樣做最大的可能是白白死上幾萬大軍,最後依舊顆粒無收!
至於說安達曼城邦會不會同意幫忙,這點基本是沒懸念的。
這個海上的王國,從上到下都是充滿了銅臭味道的商人在統治。只要阿曼人肯將勝利的果實分出一些,給足了錢,不需要直接出兵、只需要出動水師幫忙護送登陸的安達曼人,完全沒道理會拒絕。
至於登陸後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松江軍的主力全在南峰要塞這邊,後方的寧海郡、松江郡,只有才組建的警備部隊。人數雖然有約莫一兩萬,但戰鬥力堪憂。尤其是才重組沒幾個月的寧海警備旅團,更是連二流部隊都算不上。
以阿曼人近衛軍的戰力,哪怕只能運送一個旅團過去,在後方登陸,就能橫掃寧海郡,然後進逼松江,逼松江軍從前線分兵回防。
退一步講,即便松江軍鐵了心要死守前線,松江、寧海各城也緊逼城門不出,阿曼人的登陸部隊也能在縣城周圍的村鎮肆意掃蕩、破壞。得知有這樣一支部隊在後方,配合黑衣衛製造的謠言,絕對可以讓南峰要塞中的守軍軍心不穩,士氣大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臣附議!”
“海路確可一試!安達曼城邦的南洋水師頗為精銳,幾年來未曾聽說出過海難。”
一番爭論之後,越來越多的武將選擇了支援。畢竟只是小股部隊,出動的規模頂天也就幾千人。就算虧了,阿曼王國也虧得起。
反對者當然也不是沒有,但能拿到檯面上、又站得住腳的理由卻沒幾個,反覆來講無非就是海路不安全、若是遭到帝國東海水師有可能被截斷退路等等。
相比於支持者,反對的聲音已然十分微弱。
看到局面已定,尉遲明適時站出來,給了最後一擊:“各位將軍們所慮者,無非是海路安危問題。這一點,可以讓安達曼城邦的水師沿海岸不遠行進。既不至於在海上迷路,遇到風暴時也可及時靠岸躲避。至於帝國的東海水師,他們未必肯傾巢出動幫忙松江軍——三郡跟帝國畢竟不是一心的。必要的時候,咱們還可以聯絡勒拿人,請他們的大洋水師鬧出點動靜予以牽制,諸位無需擔心計劃落實問題。”
見他將話講到這個地步,剩餘一些武將就算想反對也不好開口了。
他們要怎麼說?內心裡牴觸水師?又或者擔心水師影響擴大後,可能影響到武將們的地位?
有些事,是沒辦法當眾說的。若是他們能拿出其他法子,哪怕效果不如尉遲明的方案好,總也有繼續爭論的餘地。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在松江人準備充分、新型拋石機效果不佳的情況下,繼續這麼按部就班的進攻,只會重蹈覆轍!
自己無法解決問題,又說不出反對的理由,尉遲明的方案透過已經是板上釘釘!
環視了有些沉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