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上去的三五名士兵並不急於往裡殺,而是排成一個拱形,用身體在雲梯外圍成一個保護圈。一邊跟蜂擁壓上的武士、臨時武裝的平民廝殺,一般護著雲梯,讓更多士兵衝上來。
僅僅幾波進攻,松江軍就在旭川城上奪取了幾個立足點。
過去庫克島上大名間的戰鬥,往往是鬆散的武士廝殺。規模大的也不過幾千人,雙方參戰士兵加起來能過萬就已經是頂尖的大戰了。普通大名的戰爭,更常見的是幾百人甚至不足百人的廝殺。島津義田已經習慣於這種戰爭的力度,現在驟然遭遇了強橫的松江軍,被他們展現出的強大進攻能力嚇的遍體透涼!
他不得不緊急調動為數不多的武士增援戰鬥,並且竭盡全力動員旭川城內的民間力量。
值得慶幸的是,儘管島津家的武士階層都已經知道戰事不利的訊息,但島津家敗的太快、太慘,以至於旭川城內的平民們還不怎麼清楚。他們只知道敵人似乎比較強大,來的也挺突然,直接兵臨城下。出於對島津家過去名望的信任,還是有很多依附島津家才能生存的平民們拿著簡陋的武器、自備飯糰加入了戰鬥。
儘管性子裡欺軟怕硬,但這些生活在貧瘠島國上的人在絕望之時,的確又有一股狠勁。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正是靠著這股狠勁和不惜代價的犧牲,再加上依託城牆防禦,縱然松江軍的軍力和士氣佔著絕對的優勢,硬是沒能一舉攻破旭川城!
對此,宋無畏並沒有太著急。
儘管知道島津義田很可能會向其他大名求援,但平心而論,這個速度沒有想象的快。就算距離最近、能夠對松江軍造成威脅的伊達家,距離這裡也有三天的路。而庫克島上的大名們,非戰爭時期武士們是比較分散的,想要集結、做好出兵準備需要時間。即便伊達家接到請求後,毫不猶豫的出兵,而不是斟酌一二、跟其他大名達成一致,也至少得一週後才能趕來。
就更不用說,庫克島上的路崎嶇難走,行軍的速度不可能達到理想程度了。
事實上,宋無畏過於謹慎了。留給他的時間,遠遠比預計的最少七天要多。
雖說島津義田逃回旭川城內的當天夜間,就派心腹突圍求援。但由於島上大名間彼此的不信任,再加上伊達家本就跟島津家有齟齬,一直到宋無畏頭天攻城結束,距離島津家最近的伊達家主才輾轉見到了快要急瘋了的島津家信使。
“上國派水師跨海遠征旭川藩,企圖奪取庫克群島?”
如同島津義田剛剛聽到這事一樣,伊達家的家主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由於沒有親歷,他甚至懷疑這條訊息的準確性。
誰都知道,庫克群島上窮苦的要死。不管是勒拿人還是帝國人,過去百年間隨時都能對庫克島出手,但都沒有動靜,怎麼可能突然間就改變主意了?何況,由於地處庫克群島的西側,距離帝國海疆更近,伊達家的家主對帝國的近況也更瞭解,知道乾元帝國最近形勢不怎麼好,內憂外患,暮氣沉沉。
這種情況下,自保尚且為難,又怎麼會吃飽了撐得來對庫克島用兵呢?
有陰謀!
伊達家的家主,本能的懷疑是島津家偽造訊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儘管島津家派來的特使信誓旦旦,不惜以島津家歷代先祖為誓,總算讓伊達家的家主勉強相信了這件事。但對於是否立即派兵解圍,跟上國的大軍對戰,伊達家的家主仍舊疑慮重重。
最終,他一邊命令麾下的家臣和武士們集結,隨時做好出戰的準備,一邊緊急派人聯絡了其他大名,準備聽聽毛利家、柴田家、德川家等島上頂級大名的意思。就算帝國真的突然改變主意,想要拿下庫克島,這幾家大名也才是聯軍的主力。
伊達家對自己的實力有很清楚的認知,根本無法跟龐大的帝國對抗。甚至,就算沒有後續援兵,僅僅是已經登陸的這支帝國部隊,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島津家主力、包圍旭川城,都不是伊達家能輕易對抗的。
在做了以上兩個舉措的同時,伊達家的家主猶豫片刻後,又暗中命人前往了島津家的領地,準備秘密接觸帝國水師,弄清楚對方的來意。
他始終覺得,帝國不會對庫克島這個荒蕪之地起貪婪之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