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個單純的島鏈,除了有一點地理價值外,貧瘠的島內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資源。如果是陳武日後成就大業,或許不介意順手出兵將它奪下,但眼下,陳武需要謀奪的地盤僅僅只有旭川藩一個。
至於緣由,想必很多人已經想到了。
沒錯,旭川藩的領地中,有一個儲量相當驚人的鐵礦,這也是庫克群島上僅有的三座鐵礦之一。而另外兩座分佈在庫克島鏈中部的鐵礦,都是那種儲量不多、開採難度也比較大的普通鐵礦。唯有這座旭川藩的鐵礦,是一座足夠數千礦工源源不斷開採二十年的大礦!
這一座鐵礦,雖然不足以徹底滿足松江軍的需求,但至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成為松江郡鐵礦的最大來源。輔以跟帝國境內各方勢力的交易,可以確保松江軍鐵礦的無憂。
這是陳武想來想去,最容易到手的一座鐵礦。
放眼松江三郡的周圍,北面的燕雲郡是大皇子和宋家領地,不到最後爭霸天下的時候,幾乎不可能跟他翻臉。南面阿曼王國雖然也有鐵礦,但基本都在腹地。紅河谷和清邁平原上,只有鴻基煤礦和銅礦。然而,想要一路打到阿曼人的腹地,讓這個七郡之地亡國,難度實在太大。
不管怎麼看,也只有旭川鐵礦最好謀求。
它孤懸海外,不是帝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北面的勒拿人雖然有能力,但庫克群島太過貧苦,內裡的各方勢力又悍不怕死,派兵攻佔得不償失——他們不知道旭川鐵礦的存在。只要陳武派一支水師登陸旭川藩,擊敗這個僅有千餘名武士的小勢力,就能唾手可得。
除了解決鐵礦石來援的因素外,開發旭川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吸納勞力,間接減少因為吃不上飯而跑到帝國沿岸當海寇的浪人!
而眼下的陳武,也正好有了這樣的能力和環境。
想要對庫克島動手,一支強大的水師必不可少。不僅僅要能跨海登陸,更要防備勒拿人的大洋水師和帝國的東海水師得了訊息,日後過來搗亂。不過好在,這兩方本身就會互相牽制,不太可能肆無忌憚的亂來。經過擴充後的寧海水師,已經有了初步護航的能力。而旭川藩在庫克群島的位置,又決定了對陳武較為有利!
拋開水師而言,想要開發旭川藩,需要松江軍長期在那邊駐軍。
先前松江三郡面臨阿曼人的壓力,不可能長期抽調兵力駐紮海外。但第二次天南大戰勝利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用擔心南面威脅。不管是從外部環境、時機還是自身能力看,對旭川藩動手都已然成熟。
隨著時間進入了十一月,在休假的松江軍、天南軍師團重新集合、恢復訓練後,寧海水師也結束了休整期,開始對承溪登陸戰後的海船進行新一輪的統一維護。水師提督施梁也在陳武的要求下,親自騎馬趕來了登州。
來的時候,他本以為陳武召見是為了詢問承溪登陸戰的情況,已經在心裡想好了如何彙報,以及這一戰中透漏的種種問題、不足,甚至還包括如何開展下一步的訓練。然而,真正見面後,陳武只稍微談及了這方面的問題,就將重心放到了其他方面。
“施提督,你對寧海到庫克島的航線有了解嗎?”
第一個主動提出的問題,就讓施梁心中一驚。
他一邊揣摩陳武問這個話的意思,一邊道:“微臣雖然不瞭解,但咱們水師中有招募的歸化海寇。聽說,那黑鯊團的首領也是總督大人的人,他們對這條航線肯定是瞭解的。”
得到了對方的肯定答覆,陳武滿意的點了點頭,直接告訴了對方他的企圖:“我要進攻庫克島!”
“啊!?”
這個突兀的決定太過驚人,施梁一時間竟然沒反應過來,很失態的叫了出來。
對領土這個東西,不管哪個國家都不會嫌多。就算眼下看上去沒什麼價值,先佔著也總歸沒什麼錯。可庫克群島不同,除了一些海鮮漁貨,幾乎沒任何像樣的資源。再加上島上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勢力四分五裂彼此混戰,想要攻佔它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冒著東大洋的海上風暴,在巨大的風險中犧牲大量士兵打進去,最後還要往裡搭糧食養活島上的東夷人,又什麼都得不到,何苦來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