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治理地方不力,以致引發叛亂,這是其罪一;得知反賊攻破沂城,沒有立即上報,反而意圖隱瞞訊息,這是其罪二;不知賊人能力深淺,盲目派兵平叛,以致六百官軍折損,局勢徹底失控,這是其罪三!
有此三罪,張啟升還有何面目繼續當這城守?又有何臉面面對隆山府八十萬無辜平民?
憤慨之下,錢伯明立即派人將訊息上報給了帝國中樞,同時還修書一封彈劾張啟升,要求罷免他的城守,並且為治下之亂追責。與此同時,錢伯明也不得不緊急召集財政署、內政署、戰備署等各官員和護軍將軍林安略,商討如何應對沂城的反賊。
陳武的太平義軍,對歷史造成的影響開始發酵。
………
行軍的第五天!
義軍的大隊,緩緩進入了鹿山的範圍。
這是隆山府的三縣之一,人口大致跟沂城相仿,就連城防力量都一模一樣:兩個城防營、四隊騎兵。唯一不同的就是,鹿山的縣令已經提前得到了沂城被反賊攻破的訊息,並且幸運的發現了朝他們浩蕩殺過來的義軍。
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四萬多人的流民,聲勢實在太驚人,根本不可能瞞得過去。整個臨縣,因此陷入了風聲鶴唳和一日三驚。
從隆山府連夜趕回來的信使,很明確的告訴錢縣令,隆山府已經沒有援兵可以派,讓錢縣令自己想辦法招募民壯守城。一起轉達的,還有叛亂訊息已經上報郡城,不日平叛大軍就會抵達的訊息。
只要能堅持到大軍抵達,錢縣令就是大功一件,事後必定能升官加職。
聽到這明顯是糊弄人的話,錢縣令幾乎當場就發了脾氣,把桌子上的筆墨端硯摔了一地。以郡城跟這邊的距離,就算得到訊息立即出兵,趕到起碼也是十天之後的事了。更何況,郡城的兩個警備旅團是太平郡的定海神針,多少年沒出過郡城一步,想要他們動起來沒那麼容易。可賊人呢?距離鹿山城已經不足十五里,再要一天就能兵臨城下。
那可是四五萬流民啊!
鹿山雖然號稱是兩個步軍大隊,四隊騎兵,但能堪一戰的步軍數量絕不會超過一百二十,騎兵更是想都別想。其他的衙役捕快之類,加起來也就幾十人。臨時徵召來的民團和地方豪強的家丁奴僕,加起來雖然號稱有千人,但這其中一半是純粹的農夫,而且鹿山也根本湊不出足夠武裝他們的武器。
很多人手裡,只能拿木棒鋤頭之類湊數。
滿打滿算,真正能勉強一戰的人,數量不會超過六百。
這個數字看似不少,可鹿山的錢縣令是得到過訊息的。就連隆山府派出的同樣數量的官軍,都被賊人一夜間輕鬆消滅。
守十天?
真得能守住嗎?
恨不得一天來城頭上巡查三次的錢縣令,看著士氣低落的城防營,還有那些連從城頭上往下看都頭暈腿軟的農夫,心裡不由絕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