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暑天,穿著鎖子甲坐在帳中,實在是很遭罪的事。內衫已經完全被汗浸透的陳武,本就有股火氣。再遇上堅持不肯鬆口的徐茂典,頓時讓他有些惱了。
然而,在《帝國》中打拼了十三年的他,或許剛開服時期是個普通人。但有了那麼多年的經歷後,他的城府並不比徐茂典差。耐住性子,隱晦的威脅道:“就算善友會在隆山府經營多年,可以裡應外合,但拿下隆山府之後呢?”
“郡城武安那邊,可是至少兩個警備旅團呢,還有一個完整的千人騎兵聯隊。沒有我們義軍幫忙,就憑你們善友會拿什麼對付?”
徐茂典並不為陳武的威脅所動,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在郡城的官軍眼中,不管我們善友會還是將軍的義軍,都是反賊。若我們善友會敗亡,將軍的義軍只怕也獨木難支,兩邊是唇寒齒亡的關係。更何況,我們善友會若是不能對付,將軍就有辦法了?”
這擺明了是耍無賴,他不信陳武能坐視不管。
陳武冷哼一聲,給了徐茂典一個出乎預料的回答:“本將手裡,還真有對付武安官軍的辦法。就算錢伯明的第一警備旅團全部趕來,也有把握將他們全部留下。憑這個法子,夠不夠拿下東城?”
“此話當真?”徐茂典有點坐不住了,追問道:“陳將軍真的有把握,拿下武安的警備旅團?”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次舉事他們能掀起的波瀾可就大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別說一個隆山,就算整個太平郡都可能被他們拿下。
陳武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本將從無虛言,何況,若是沒有足夠把握,本將又怎肯輕易創立義軍?”
“可否提前告知一二?”
徐茂典將信將疑,不知道是否該相信陳武,但後者並沒有開口的意思,只是淡淡一笑,讓徐茂典實在拿不準他的深淺。猶豫半響後,當陳武做出“兵臨隆山城下後自然會告知”的保證,徐茂典艱難的點了點頭,被迫做出讓步。
雙方約定,攻下隆山後以南北中軸為界,雙方各佔半城,其中太平義軍要東城。其他府庫一切事宜平分,彼此不會干涉。
當然,因為善友會的會主王匯方不在,這次約定只是一個意向性的商談。非得等雙方匯合,齊聚隆山城下,歃血盟誓後才算真正結盟。
隨著事情談妥,再加上隱隱擔心陳武后悔翻臉,徐茂典借口急著將訊息回報給王匯方,稍作停留便起身告辭,並沒有接受陳武的宴請。事實上,陳武現在也沒心情飲酒享樂,所以只是稍作挽留,隨即便放對方離開。
“召集諸將士,開會。”
目睹善友會的這隊人馬遠去,陳武有些惋惜的嘆了口氣——沒能將兩人除之後快。隨後,他吩咐親兵招來了義軍諸將士,包括義勇營和太平營所有的大隊長級頭目,都被叫到了中軍帳中。
因為善友會最終選了提前發動了叛亂,陳武又審視適度跟他們結盟,臨縣也因為善友會無需攻打,原本的既定戰略必須進行調整。而且,陳武也有必要告訴義軍,善友會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組織,讓他們多加防範。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義軍被那些裝神弄鬼的邪教徒弄的一團糟。
“就在剛剛,咱們跟善友會結盟了!”
看著在座的一眾義軍頭目,陳武首先宣佈了這條首要訊息。
看的出來,這些義軍頭目反應各不相同。有的面帶疑惑,顯然沒聽說過善友會的名頭;有的是恍然,估計是曾經聽說過一些;也有幾個面露喜色,就是不知道是單純的因為多了一個盟軍而高興,還是因為本身就對善友會有好感,甚至是聽過傳教。
如果是後者……
陳武暗暗觀察著帳內眾人的神情變化,在心裡記下了兩個反應有些可疑的大隊長。
他的義軍中,絕對不允許有任何人跟善友會有關係。
留了一小會的時間供他們消化這個訊息後,陳武把之前給典勇他們介紹的善友會相關情報再度說了一遍。待下面的義軍頭目都有一定了解後,這才繼續道:“因為善友會的緣故,臨縣已經被拿下。現在,義軍將會轉變方向,直接前往隆山城下,跟善友會聯合攻城。”
進攻府城!
饒是義軍已經先後拿下了沂城和鹿山,聽到陳武的話,在座的義軍頭目仍舊興奮了起來。
那可是一府的府城啊,在整個太平郡也算很出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