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s();</script>。勞工不限男女,幹多少活,拿多少糧,多幹多得,義軍絕不克扣。另高薪招募鐵匠、皮匠、木匠等手藝人,待遇最高可達每天十斤糧!”
“白花花的糧食就在面前,只要報名的,立即先發一天糧食安家。想加入的,可以前往各街的報名點詢問相關事宜。”
“天公將軍有言,太平義軍先前的徵糧並非是為了難為大家,而是為了舉事推翻殘暴無德的官府。等我義軍當朝,將會創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太平的太平天國。凡是肯出力的,將來天國中自然有各位的一席之地。”
“招人啦招人啦……”
太平義軍開始大規模的宣傳和招人!
口號這個東西雖然虛無,但絕不是沒有用的。太平義軍士兵宣講的那些玩意,對普通沂城百姓還是很有吸引力,最起碼也能打消一些對義軍的敵意。至於後面的招人,由於鑼鼓喧天、逐門逐戶的喊話,這個訊息在短短几個小時內傳遍了整個沂城,不出預料的在沂城內引發了渲然大波。
雖然不是沒有人想到,義軍這是在拿他們的糧食來招募他們,也不是沒有人擔心將來帝國大軍平叛後的清算,但義軍在奪走了他們的口糧後,終究是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而且,待遇聽上去還挺不錯的!
想多賺點糧食養活一家老小的,可以去參加什麼義勇營;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可以當勞工;至於鐵匠之類的手藝人,聽上去更是極好,一天糧十斤啊!
在這饑荒年月,這是什麼概念?
雖然義軍在前面加了“最多”這個限定詞,顯然只有真正的鐵匠大師傅才能領到這個數,其他的學徒助工之類多半要剋扣,可就算只有個幾成,也足以讓他們動心了。
“大哥,咱們也去報名吧,家裡昨天就揭不開鍋了。”
“我看那些義軍雖然窮兇極惡,但也沒有亂殺人。要不,咱家也出個人去當勞工?”
“能讀書識字者待遇翻倍?哼,這反賊頭子除了不知忠義貪戀錢財,倒也不是一無是處。可惜我輩讀書人世受國恩,豈會輕易賣身投賊?”
“許大哥,你不是曾經參加過帝*嗎?眼下這可是個好差事啊。”
“有田同耕,有飯同食?這口號,可不像是普通賊人能喊出來的。”
各色各樣的議論中,義軍派出的隊伍圍著城走了三遍,一直喊到人人口乾舌燥,嗓子都嘶啞了,這才抬著鑼鼓返回義軍這兩天來在縣衙附近臨時紮起的大營。而這個時候,義軍設在各街區的十多個報名點,已經擠了不少詢問相關事宜的人了。
乾元帝國的百姓就是這樣。
對於苦難和壓榨,他們有著超乎想象的忍受力。雖然義軍才搶了他們的糧草牲畜銀錢,但只要留了一條活路出來,而且看上去還不怎麼苛刻,這些人立即就把暴動對抗義軍的念頭拋到了腦後。除了少數人還在顧慮帝國的報復外,大部分人都在飢餓的驅使下,計劃起暫且加入義軍的念頭。
投賊固然無奈,但再怎麼也比眼睜睜的餓死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