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一些政府政策的優惠和指導,甚至可能受到隱隱的排擠和打壓。別的不說,陳武可是打算制定一項政策,日後松江軍的一切民間採購,只會從商業聯合會下屬的商會中考慮。
光這一條,就足以讓登州商會聯盟自己內部出現難以調和的衝突。
登州的那些個大商會,或許不愁商品銷路,可以無視這條。但對於那幾十家中小商會,若是能夠跟松江軍和政府扯上關係,那簡直是夢寐以求的。畢竟,松江軍起家以來的信譽還是很不錯的,陳武更是帝國承認的現任松江總督、天南招討使!
當這一條訊息放出去後,哪怕陳武現在還完全沒找到合適的人選,甚至整個商業聯合會的構架都還沒搭起來,只臨時安排了三名辦事員,就已經在登州乃至整個松江的商業圈中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招賢令”的事才剛過去沒幾天,登州的本地勢力還沒從吃的暗虧中回過神,陳武緊接著又打出了這第二張牌,不得不讓登州城的商人們打起精神應對。
當天傍晚,望海樓的頂層春江閣中,登州商會聯盟的商人們就召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會議討論此事。
幾乎所有參加了商會聯盟的勢力,都派了首腦級的人物前來。
隨著掌握了松江棉布出貨量三成的弘文商會率先發言,各家商會都爭先恐後表達自己的述求。他們在登州政府官員缺口的事上過於自大、被動,以至於吃了大虧。現在,這些商會生怕再度被松江軍掌握主動權、牽住他們的脖子。
然而,這場會議從開始就變成了一場註定分不出結果的爭吵。
六家最大的商會,堅持登州商會聯盟不應該加入政府的東南商業聯合會,這意味著他們會徹底失去主導權——已經在尉遲昌時代橫行慣了的商人們,絕不甘心丟掉這些特權,乖乖做一名富商。而規模較小的商會們,則主張同松江軍合作,或者至少也要跟政府談一下。如果加入這個聯合會真的有額外政策傾斜,那向松江軍妥協也無不可。
畢竟,登州的時代已經跟幾個月前不同了。
如果不能看清這一點,還想拿對付老邁的尉遲昌那一套對付一個叛軍起家的外來勢力,那隻可能是將他們現有的一切斷送!
兩邊各執一詞,讓發起這場會議的池開鋒和周天瑞臉色很難看。在一眾商會勢力的首腦們不歡而散後,兩人只交換了一下眼色,就意識到了對手的難纏。松江軍僅僅只丟擲了一個訊息,甚至連具體機構還沒搭建起來,就已經讓登州商會聯盟陷入了分裂內訌的邊緣!
“這位松江的新總督,真的只是長山鎮的鄉民嗎?”
池開鋒喃喃自語了一句,忍不住問出了內政大臣、太平郡前總督、松江郡前總督、乃至乾元帝國和阿曼王國兩位皇帝都曾疑惑過的問題。這不能怪他起疑心或者少見多怪,而是陳武展現出的手腕,實在太難想象了。
………
在登州的商會們,正在為一個連人都還沒招滿的機構爭吵時,已經開始全面運作的松江政府,在陳武的要求下策劃起了第一個重要任務。包括軍部、財政署的人在內,一起參與了這個任務。
跟北方的燕雲郡宋家取得聯絡,並且進行第一筆交易。
早在先前大皇子派特使前來祝賀時,陳武就已經跟對方達成了秘密交易。只是由於戰事緣故,再加上登州的改革影響,松江軍這邊始終沒能抽出足夠的人力、物力。眼下,十月底收割的第二季水稻正好收上來。隨著新米入庫,再加上軍改、行政改革、人才招募初見成效,松江軍這才有了執行交易的能力。
甘興的軍情處,已經率先派人跟宋家的人接了頭。大概是今年氣候不佳,燕雲郡本就不多的糧食產量受影響更重的緣故吧,宋家臨時修改了條件,第一筆交易就高達十二萬石的糧食,外加一萬匹的上好松江棉布。
顯然,宋家秘密招募的部隊,給大皇子派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壓力。糧食、過冬的衣服,都是一個棘手的情況。
這讓陳武感覺到,或許自己可以稍稍提一下價碼,敲一下宋家和大皇子的竹槓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