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易舉的滅國,碾壓成了灰灰!
但是,張法不知道啊!
又或者說,由於乾元帝國一直以來的強盛,印加王國在西南頂多只敢做些小動作,不敢亂來。雙方的軍隊,從沒打過仗,自然也無從得知對方的真正力量。至少從紙面資料上看,印加王國面積是帝國的二分之一,軍隊數量也有三十五萬——跟吞併了南泰、順化等國後的阿曼人差不多。
這樣一個國家,動員十萬大軍進攻帝國不成問題。
若是能夠將他們拉攏進來……
張法他不知道的是,遊戲中的歷史,印加王國這個時候已經對帝國產生了垂涎的心思。得到了他派人從西川郡渡過雅克藏江,越過邊境送來的密信後,印加王國的皇帝大喜,跟張法的人一拍即合。
跟歷史上印加王國第一批進攻帝國的軍隊數目一樣,這一次,印加王國仍舊派出了十萬大軍。就連統軍的大將都沒變,叫做艾瑞·薩瓦利!
且不說印加人的戰鬥力究竟如何,好歹也是全副武裝的十萬正規軍<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哪怕只有帝國普通城防營的水準,也足以在眼下局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了。事實上,得知印加王*隊跨過雅克臧江、公然踏入帝國境內後,成國公在大怒的同時,立即對現在的軍隊部署進行了調整。
一方面趁印加的軍隊沒有抵達前線前,加緊進攻收復失地;另外一方面也做好了戰略收縮、就地轉入防禦的準備。
歷史已然被自己攪合的面目全非!
收到了印加王朝提前入侵帝國,而且跟五斗米道的張法勾結到一起的情報,陳武好笑之餘,忍不住再度有了這樣的感悟。
畢竟是實打實的十萬人,再加上達成了協議,還算富饒的印加人會在必要時對五斗米道進行錢糧軍資上的支援。有了這些因素,可以預料的是,帝國本來已經一片大好的局面、想要快速平定五斗米道叛亂的計劃破產了。
對帝國中樞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壞得不能再壞的訊息。
但對陳武來說,等於是又多了一段和平發展的時間。事實上,他對印加王朝這個時候摻和進來並不感到多麼奇怪。熟知歷史的他很清楚,隨著帝國的頹勢越發明顯,接下來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那麼,這個難得的機會,自己該怎麼利用呢?
由於印加王朝的提前摻和,讓帝國在西南被牽扯了更多的精力,陳武開始思索,自己是否要提前發動對寧海郡的攻略了。
看上去,阿曼人今年應該不會北進。下半年的時間,剛好夠他一口氣將寧海郡也吞下,順便讓新成立的松江第二師團練兵。若是多了這半郡之地,再拿了東面的出海口和泉州港,陳武能做的事會多很多,對付阿曼人來年可能的大舉進攻也會多幾分把握。
至於插手寧海郡的理由,他早已經在先前的佈局中拿到了。
從陳武這裡離開後,張順和老三果然把外海上的家小送到了登州“享福”。作為對他們此舉的回報,陳武立即命軍情處給予了他們大力的支援。不僅先期給了二十萬金幣的資金,更將稀缺的武器、制式皮甲都挪出了兩百套,給了張順。
有這樣的支援,張順解散了原本的海龍團,重新成立了黑鯊團,並且輕而易舉的拉起一批比先前更強大的戰力。儘管才只有幾個月,就已經接連在寧海郡幹了四五票大案,創下了偌大的名頭。
如果有必要,陳武隨時可以讓黑鯊團鬧出更大的動靜。甚至把松江軍計程車兵派過去,打著黑鯊團的名頭襲擊泉州港。
由於印加王朝的提前插手,帝國已經徹底沒有了顧及寧海郡的能力。只要操作得當,陳武完全可以打著應寧海郡請求、幫忙平定海寇的名義,公然進入寧海——這一進,自然就不會走了。
帝國哪怕知道其中的貓膩,眼下這種局面也只能忍著。
畢竟,半郡之地,跟整個帝國西南相比,孰輕孰重,中樞還是分得清的。何況,寧海郡的價值和地位,決定了中樞並不在意這裡,更有人早就認定,松江軍早晚會對寧海郡動手。
有這樣的基礎在,帝國應該不會對松江軍的動手有太強烈的反彈。
但陳武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剛剛把攻略寧海提到日程上時,已經有人搶先打了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