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能準確做出判斷的武將來更加合適。素有大將風範的典勇,就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另外一邊,身為前太平軍地公將軍的他,親自過來也能展現對樂濟的尊重。
一番不算短暫的密談之後,樂濟心中有了底氣。
………
阿曼人此刻還沒弄清太平軍主力的具體位置,但大概能夠猜到,那夥襲擊了古清觀儲糧點的帝國援軍不會就此罷休。
如果可以,薩拉丁真的很想分兵對天隴城進行四面合圍。但很可惜,阿曼軍隊現今的實力已經被嚴重削弱,做不到這點了。攻城方的損失向來比守城方大很多,一比三都是很正常的數字。城內的天南軍團殘部固然遭到重創,搖搖欲墜,城外的阿曼士兵也同樣不好過。
如果強行要分兵的話,明日的攻城不僅會受到影響,分出去的部分軍力,反而有被敵人集中力量,夜襲吃掉的可能。
眼下局面,薩拉丁自認為只能跟那夥帝國援軍搶時間:一方面,黑衣衛加緊派出探子,設法確定太平軍的準確方位;另一方面,大軍在第二日加緊攻城<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天色再度放亮。
隨著震天的喊殺聲響起,殘酷的死亡序曲重新唱響。經過一夜休息,多少恢復了一點力量的兩國士兵又一次在軍官的督戰下廝殺到了一起。
天南軍團,確確實實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站在城門樓的垛口後面觀戰,樂濟清楚的感受到了這一點。
一直以來,作為帝國內有數的幾大精銳強軍,天南軍團計程車兵鬥志和士氣遠超普通的軍團。但先後經歷了南峰要塞戰和天隴攻城戰後,到了今天,樂濟第一次在整條防線計程車兵上,大面積的看到了軟弱和畏戰的情緒。
那是久經戰鬥後、身體和精神雙雙疲憊到了極點後的表現。
儘管在樂濟投入了幾乎所有預備隊,強行將阿曼人的進攻再度擋住後,所有人心中都有了明悟。只要阿曼人能夠繼續維持這種攻勢,就算今日無法攻下天隴,第三天也必將成為決定勝負的時刻。或許只是城牆失守,天隴城內的守軍仍舊能退守城內的街巷和總督府繼續戰鬥,反覆爭奪幾天甚至一週都有可能。但阿曼人並不傻,只要在最後時刻攻破城牆,看到進入城內的可能,必然會改變原本可能不堅定的想法,徹底打消退走的念頭。
然而,明明局勢危急,樂濟的臉上反倒露出了笑意。
身為天南軍團統帥的他,固然是薩拉丁憎惡的老對手。但這位南國的皇帝,還有那位大將軍燕化暉,又何曾不是他所厭惡的敵人。眼瞅著敵人在距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時,將他們踹下深淵,那種再度將老對手踩到腳下的感覺,讓樂濟十分開心。
城外的這些阿曼人顯然還不知道,就在這個漫長的白天快要過去的時候,太平軍的主力已經秘密機動到了距離天隴城十五里的地方。
這個距離,已經在阿曼人大軍放出的哨探和黑衣衛的雙重偵查範圍。可問題是,經歷了大半個白天的廝殺後,阿曼士兵已經人倦馬疲。再者,按照昨日陳武的密使所說,在行蹤進入隨時可能暴露的範圍後,太平軍會立即加速,急行軍直奔天隴城的北門。
且不說到了現在,阿曼人是否還有能力攔截一支實力仍有一萬五千人的部隊,就算能抽出部隊,多半也來不及了。
何況,太平軍挑選的時機很好,抵達天隴城附近時剛好是天黑的時刻。
阿曼人的大軍,敢在天黑的情況下貿然出動攔截太平軍嗎?
如果是今年初夏,三十多萬大舉氣勢如虹,從柯伊城堡出發北上扣關的時候,以他們的軍心士氣或許還能做到。但眼下戰爭已經打了半年,最近幾日的攻城戰更是慘烈的令人心悸,這種情況下,不管是樂濟還是太平軍的將領們,都不覺得阿曼人的軍隊還有那個能力。
接下來的形勢發展,一切都在陳武的預料中。
黑衣衛終於發現了太平軍主力行蹤的急報,姍姍傳回了薩拉丁的軍帳中。但不等薩拉丁想好到底能抽出哪支部隊,並且將他們派到天隴城北面攔截,太平軍就已經逼近了天隴城的北門。為了迎接這支重要的援軍,樂濟竭盡所能,從各處抽調出了五千名守軍——哪怕很多隻是湊數的傷兵,將他們派出去接應太平軍。
整個天隴城的形勢,在一夜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