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已近古稀,是先帝的皇后,如今皇上和長公主的生母。
太后這一生只有長公主和皇上兩個孩子,為了讓皇帝登上皇位,這一輩子都在這深宮中步步為營,步步籌謀,才換來如今的安享晚年。
看著自己的外孫女帶著一雙稚兒跪在下方,太后嘆息一口氣,讓人賜坐。
韓溶月屏息頷首坐在下手,一雙兒女被姑姑帶到了偏殿,就聽太后道。
“你可怪你皇伯父為你賜下的這門婚事?
當初皇后到皇帝面前求聖旨的時候,你皇伯父也是看在展鵬那孩子人不錯,沒有什麼心眼陋習,才應下皇后的求旨。
皇上當初下旨也是覺得這門婚事不會讓你受委屈才賜下的。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那孩子讓人看走了眼,讓你受這般委屈!”
太后提起徐起飛,心裡也十分失望,睜著有些渾濁的雙眼看著下方的外孫女。
“溶月不敢!”
太后的話讓韓溶月惶恐,重新跪倒在地,頷首道。
太后見外孫女這般,忍不住再次嘆息一口氣。
“你母親前些日子進宮來與哀家提了她的意思,想讓哀家做主讓你與徐起飛和離歸家,可是哀家沒有同意。
你該知道這門婚事是皇帝下的聖旨,哀家斷不能越過皇帝下旨,這不僅關乎皇帝的權威,更關乎著皇家的臉面。
更何況永安伯府是皇后的孃家,徐起飛如今身受重傷,哀家要是為你做主,那麼皇后如何想?天下人如何想?
你要知道,哀家如今這把年紀了……這皇宮遲早是皇后的天下,如今哀家要是應了你,卻是害了你。
你可懂哀家的一片苦心?”
“皇祖母,溶月明白,是溶月讓皇祖母為溶月憂心了……”
韓溶月知道太后的意思,當下紅了眼睛,帶著哭腔哽咽叩首道。
太后只有長公主一個女兒,又是長女,心裡自然也心疼韓溶月這個外孫女,雖是外孫女,可是太后從不讓長公主生下的幾個兒女叫她外祖母,一律與宮裡的諸位皇子一樣稱為皇祖母,可見太后對長公主的看重。
皇后雖然平日裡表現的雍容大度的樣子,可是性子卻恰恰相反,人不但心眼小喜歡記仇,更是一心想拉扯孃家永安伯府。
如果太后做主在徐起飛重傷時讓兩人和離,不但落了皇后的體面,也打了永安伯府的臉,到時等太后殯天了,皇宮由皇后掌管,必定不會忘記今日之辱。
到時如果要拿捏長公主與韓溶月時,就不像現在這般有所顧忌了!
“皇祖母,溶月心裡並沒有要和離的心思,只是母親心疼我,才會求到了皇祖母面前,求皇祖母不要怪罪母親,母親只是對自己兒女的一片愛護之心。”
想到在府中生病的長公主,韓溶月忍不住動容,母親她明知此舉會得罪皇后,卻依然進了宮來……
“哀家知道顏如是為了你好,哀家不會怪她!
她對你之心,就如哀家對她一般!
當母親的,又怎麼會怪自己的兒女呢?”
太后想到長公主當時紅著眼睛離宮,只怕心裡在怪她這個母后狠心,狠心讓她的女兒活在那樣一個不如意的地方。
韓溶月離宮後回到侯府時永安伯府的人也來了侯府,來人是伯夫人和徐敏兒姐妹,長公主正拖著病體見了三人。
從皇宮回來後長公主就已經知道女兒遲早是要回去的,為了能讓女兒回去的日子好過些,長公主也沒在拿喬,就算在病中也讓伯夫人三人進了門。
見永安伯府來人,韓溶月知道永安伯府這是被皇上訓斥了,這才不得不的上門給她遞臺階下,為了不讓長公主憂心,韓溶月讓人收好東西,等見過了伯夫人和兩位小姑子,就向長公主提出了告辭。
長公主雖然不捨,可是卻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叮囑了幾句,就放走了韓溶月。
“二嫂,這些日子你不在府裡,我好想你和兩個侄兒,明菲,到小姑這裡來!”
徐之華坐在馬車裡看著韓溶月和一雙侄兒侄女,當下親熱的挽著韓溶月的手臂說道,又伸手去抱旁邊的侄女。
“小姑,菲兒也想你……”
徐明菲笑著與徐之華鬧做一團,孩子奶聲奶氣的話讓徐之華高興不已,讓韓溶月臉上帶著微笑,而一旁的伯夫人馬氏也笑呵呵的看著。
這才拉著韓溶月的手說道。
“回來就好,展鵬他已經知道錯了,自從醒來後心裡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