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南下的路程比賈珠預期中的要順利許多。船上雖說有兩個孕婦需要特殊照顧。可這兩位也都是極有眼力見兒的人,一路上不僅沒惹事鬧麻煩,反而相處的比在京裡要好得多。
王氏的身子骨也漸漸好了。她本就是身體底子好的人,待適應了船上的行動,噁心嘔吐什麼的症狀也就逐漸消失,唯一的問題是她的肚子一日比一日的大了,真真正正成了個身子重的人。
李紈的懷相也不錯。她喜愛河鮮,而這一路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魚蝦河鮮。李紈被養的面色紅潤,看起來身子骨也比在京時的好。
到了碼頭,早就有林家的下人早早的候著了。林家的管家利利索索的給眾人打了個千兒:“小的林漢,給舅太太,珠大爺,珠大奶奶請安。”
因早早就給了信兒,林家甚至都沒準備馬車,而是為了照顧孕婦,備上了更為舒適的軟轎。
王氏瞧著這一切甚是滿意:“我們就不客氣了,如今還得林姑爺多多費心。”因為滿意,王氏準備的打賞都比之前的厚。
要是以往王氏的老觀念,王氏還會看不起林家,覺得林家不過是一屋子窮官,算不著什麼。可待到賈珠學成,走上了文官的道路,王氏的觀點也變了許多。
於是這會子林漢看到王氏這麼和善的態度,心中還略微有些吃驚。他出來之前還被賈敏身邊伺候的給囑咐過,說舅太太是個心氣高傲的,做事伺候要萬分小心。不過這些差別也算不上什麼。王氏待人和善,林漢也犯不著深究其中的原因。他只是笑眯眯的接著道:“出來前咱們老爺太太就說過的,都是一家子骨肉,嫡嫡親的關係,談不上什麼費心與不費心的。都同自己家裡一樣。”
以前賈珠在江南求學,林漢也算是看著賈珠長大的。這會子他瞧見賈珠,心中也是分外親切:“原先珠大爺才多大,如今已長成大人,聽說也是要當爹的人了。”
這一路走,眾人也是一路寒暄。林家人提到賈珠的近況,王氏同李紈也會詢問道林家的情況。畢竟王氏出京的名義,還是同賈敏有孕有關。
“我們太太如今已是生了,生了個七斤六兩的大胖小子。”這等喜事,自然是一家人從上到小頭喜氣洋洋的。便是賈家人這邊不及時開口詢問,林家人也會找個合適的時機宣揚出來。
賈敏求子之路的艱辛王氏也是看得到的。賈敏未嫁之時同王氏的關係雖不算親密,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兩人之間又添了種種因果,所以此刻賈敏得子,王氏也是真心實意的感到高興。
“阿彌陀佛,可喜可賀。”王氏拉著雙手合十唸了唸佛。他們一路在水上漂著,又因為特殊情況,多多少少還是耽誤了點子行程,所以這訊息也不夠靈通。這等喜事也只有上岸之後才得以聽到。
王氏又多問了一句:“那京里老太太那兒呢?”
林家有下人回覆道:“早就差人送信過去了。估摸著時間,估計老太太他們也快知道了。”
聽到這樣的回覆,王氏心中升起了幾分莫名的成就感:原來這訊息,她知道的時間竟是比京裡的老太太還要早。
林府裡,賈敏帶著下人迎接著賈珠他們一行人。多年未見孃家人,賈敏忍不住熱淚盈眶,她指著奶孃懷裡抱著的兒子說:“若不是這小子誤我,我怕是要直接去碼頭上候著嫂子的。”
賈敏的熱情讓王氏微微有些驚訝,但也僅僅止於心中的驚訝。她面上自然同賈敏親如親姐妹一般打趣道:“都是當孃的人了,怎麼還沒個正形。既是這樣,你這孩子便給我抱去罷了,免得被你帶歪。”
“嫂子何苦來跟敏兒來搶這個小天魔星。”賈敏自是不捨的。她又順勢虧了虧王氏老蚌生珠之事“嫂子家的好孩子還少了。我家這個可是個小磨人精,配我這個沒個正形的孃親才是正好。嫂子還是抱自家的好孩子吧。這兒子抱厭了,還有孫子呢。”
姑嫂兩人的寒暄告一段落,賈敏又拉著李紈的手好一頓誇:“果然是個好孩子。你們家可是欠我們老爺一頓媒人酒的。當初你和珠兒的事,中間可沒少我們家老爺的牽線搭橋。”
李紈這會子是第一次見賈敏,臉皮自然算薄。她被賈敏打趣得面紅耳赤,一旁候著的賈珠也樂得看見這樣的場景。
暗地裡瞪了賈珠幾眼,李紈紅著臉低聲道:“多謝林姑媽和林姑父。”
女眷們聊家常逗孩子幾乎是本能,王氏瞧著白胖可喜的嬰孩很是喜愛。她不顧自己身子沉重,應是抱過來好好逗弄了一番,而後對賈敏問道:“你家這孩子名字可取了?若是沒取……”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