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威,是劉表手下的一個小將,說是小將並不是因為我年齡小,而是說我地位小,小到什麼程度呢?就連在三國演義裡面都沒有出現過名字的武將都可以和我平起平坐,甚至有時候還可以給我下達命令。
這一點讓我很不滿意,因為我好歹也是在三國演義裡面微微漏了一面的人,雖然描寫上面只有我勃然大怒憤而拔刀,但是卻被人一刀砍翻在地上的描寫。但是畢竟我還是在這部幾乎人盡皆知的偉大小說裡面漏過一面的人。
但是至於為什麼我知道三國演義這一點,那當然是因為是所謂的穿越者,雖然對於沒有穿越成關羽張飛這樣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武將有所遺憾,也沒有信心成為臥龍鳳雛這樣決勝千里之外的智將有所惋惜。
但是我對現在的狀況還談得上算是滿意吧。首先,這樣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的時代,我還算是有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也不至於朝不保夕。其次,同樣的情況下,唯有劉表的荊州還談得上是穩定,實際上也就是說我完全可以在這裡混吃等死,對於我這樣不喜歡刀口舔血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再好不過了。但這些都並不是讓我最為滿意的。
最為令我滿意的無過於王威這個名字,雖然不怎麼出名實際上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但是我卻是十分的滿意,因為我在穿越過來之前也叫做這個名字,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機遇,但是對於我來說也算的是滿足了,最起碼不用頂著別人的名字四處亂逛<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可惜的是,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倒也不是我們的劉表老大像幾年前那樣突然發瘋攻擊了當時回江東的孫堅軍團。雖然當時的理由充滿了大義,但是目的卻是十分明確,那就是孫堅手上的那塊玉璽。真不知道這些古人是怎麼想的,我承認那塊有半塊磚頭大小的玉石頭的確價值連城,但是在佔據了荊州如此之久的劉表面前也不過是個值錢物件,怎麼就能讓一向算是溫和的劉表老大突然下定決心做上一會主戰派呢。不過劉表老大既然要打,那就隨他去吧。反正我這麼一個小小的將官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親自衝殺到最前線也不用為了表示勇武上去單挑去。
所以我對這場戰鬥異常的淡然,更何況我還知道在三國演義裡面,劉表是如何輕而易舉的就擊敗了當時幾乎毫無防備的孫堅軍團。雖然歷史總是和小說裡面有所偏差,但是總體上還算得上是一致,果不其然,孫堅很快就在這一場戰鬥之中隕落了,雖然很可惜孫堅這樣將呂布打得抱頭鼠竄的英雄就這樣掛了,但是畢竟歷史就是歷史,更為重要的是,實際上如果他不掛我會更困擾。所以我只是感嘆了一下,就沒有別的任何心裡感想了。而隨著當時年幼的孫權將那塊磕掉一角的玉璽送給劉表作為借兵的憑證,這場鬧劇才算是落下了帷幕。但是我還是有些想不明白,這麼一塊破石頭居然能讓劉表老大借兵給了孫策,要知道前一秒鐘劉表老大還鼓舞著大家奮勇殺敵來著。實際上在劉表老大借兵給孫堅的時候,我心中也曾動搖了一下,雖然劉表老大這裡安逸,但是畢竟幾年之後就成為了曹操的地盤,而且還幾經易手,而孫策哪裡則是除了赤壁之戰之後接下來很是安定,但是我也曾猶豫要不要趁著這次借兵投奔孫策,要知道劉表老大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將玉璽還給孫策的,當然孫策也就不會真的將那些接過來的兵將換回去。可是我很是擔心,孫策在利用完這些士兵打完嚴白虎之後,會怎麼樣對待這些兵將,要知道無論如何,這些人代表著的都是孫策放棄了為父報仇,反倒是丟人的向殺父仇人借兵的表現。
幾經猶豫之後,我還是沒有去。也就又一次的安逸的呆在了劉表老大的手底下,一晃又是幾年。
可是幾年之後,我很是緊張,卻並不是因為食素的劉表老大又一次的發動了戰爭,而是一群人的到來。
雖然我不曾見過這些人,畢竟這些人是劉表老大的客人,不是像我這樣沒有什麼權利的小兵小將能看到的,但是這一群人的確是有些特別,或者說是有些特殊的特點。所以很快來的是什麼樣的人就已經傳遍了整個荊州。
為首的白胖子,後面跟著兩個大漢,一紅一黑,再加上一個無論冷熱都不停地搖著羽扇的白面書生,還有一個年輕的白袍小將。這五個人雖然理應不應該受到如此關注,但是這怪異的組合還真的是特別顯眼。
有時候也有些好奇,這一黑一紅的兩個人該不會是專門為了引人注目才選的吧。在這樣百無聊賴的軍旅生活,別說是下面計程車兵就連上面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