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他已對劉備失望之極,對關羽失望之極,所以才恍然覺悟,歸順陶商。
“好!子龍不愧是子龍,漢國人皆醉,唯你獨醒!”陶商欣然大讚,“朕得子龍,何愁漢國不滅,天下不平!”
眼見陶商如此器重,趙雲心中稍安,卻又道:“陛下,臣還有一個不情之情,望陛下準允。”
“子龍有什麼話,但說無妨。”陶商一拂手,大度道。
趙雲便輕吸一口氣,拱手道:“實不相瞞,臣當日離開涿縣之時,曾跟關羽許諾,無論結果如何,臣都會回來向關羽覆命,臣雖然歸降了陛下,卻不想做那失信之人,懇請陛下准許臣往涿縣城外,親口把劉備不援的事告訴關羽。”
原來如此。
陶商微微點頭,心中暗贊趙雲,果然是個守信的君子。
“除此之外,臣還想借此時機勸說一下關羽,勸他不要再為劉備賣命,率兩萬兵馬開城投降大魏,歸順陛下。”趙雲接著又道。
陶商眼中頓時精光一亮。
關羽這個人確實惹人厭,陶商早想宰了他,出一口心頭惡氣。
不過,如果能不犧牲自家士卒的性命,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涿縣,還收降了兩萬精兵的話,這口惡氣陶商倒也能咽得下去了。
何況,關羽乃是漢國大將軍,又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他若是能歸降自己的話,對劉備和整個漢國,將是何等沉重的打擊。
想象一下劉備聽到關羽投降之後,那震驚到要跪的德性,就著實是向人神往。
沉吟須臾,陶商一拂手,欣然道:“朕豈能不讓子龍你做言而有信的君子,子龍你要去勸降關羽就儘管去吧。”
陶商竟然答應了。
“謝……謝陛下。”趙雲愣怔了一下,方才拱手感激,那意外的表情,顯然是沒有想到陶商會這麼的信任他,答應的這麼快。
陶商卻又叮囑道:“不過子龍你也要千萬小心,當心關羽惱羞成怒對你不利,畢竟劉備關羽這種人,急起來是什麼事情都可能做的。”
聽得陶商這般關心他的安危,趙雲心中愈發感激,忙拱手道:“多謝陛下關心,放心吧,臣自會小心,臣去去就回。”
說罷,趙雲拱手告退。
陶商答應了當然不會反悔,便傳下旨意,大營任由趙雲自由出入,還給趙雲一匹好馬,還了他兵器,讓他單槍匹馬直奔涿縣南門。
望著趙雲離去後,關銀屏方才好奇道:“沒想到陛下竟對雲叔如此信任,陛下這樣放雲叔前往涿城,難道就不怕雲叔一去不回嗎?”
“朕向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相信子龍,就像朕相信你一樣。”陶商豪然回答,語氣之中,透著帝王般的自信。
關銀屏嬌軀微微一震,心中思潮澎湃,那看向陶商的目光中,除了敬畏之外,又平添幾分欽佩。
如果說她先前歸降陶商,一方面是因為對自己父親絕望,一面方面也是畏於陶商的之威,雖歸降了陶商,但對陶商的感情,更多隻是敬畏而已。
如今,親眼見識了陶商海一般的胸懷,非凡的氣魄,她豈能不對陶商心生欽佩。
那一顆少女的心思,也在悄然之間,產生了微妙的感情變化。
大營之外。
趙雲離了魏營,單槍匹馬,直奔涿縣南門而去。
城上此刻正輪到了文丑值守,藉著火光隱約瞧見有一騎而來,頓時心生狐疑,卻叫士卒戒備,先不要急著放箭。
片刻之後,趙雲進至了護城壕前。
藉著城頭火光,文丑一眼認出趙雲,頓時大喜,忙叫道:“是子龍回來了,快開啟城門,放下吊橋,放子龍入城。”
趙雲卻將盤龍槍一橫,高聲道:“城門就不必開了,速去請關雲長來城頭吧,我有話跟他當面說。”
文丑一怔,一時沒轉過彎了,便笑道:“有什麼話,等子龍你進了城,見了關將軍慢慢說也不遲。”
“我是不會入城的!”趙雲提高了音量,決然道:“文將軍你就不用再說了,還是快去把關雲長請來吧。”
文丑這下就笑不起來來了,趙雲的態度讓他心生了不好的預感,只得按下狐疑,喝令人速速去城中飛馬請關羽前來。
此刻,縣府之中,關羽尚自踱步於堂中許久,焦慮不安的等著趙雲的訊息,心裡巴望著劉備趕緊來救他。
司馬懿則站在一旁,一句話也不說,心中不知在琢磨著什麼,卻沒有如關羽那般充滿了期待,似乎對劉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