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沒有絲毫驚色,彷彿一切皆在他掌握之中,只輕輕一揚羽扇,“高幹相邀,必是為了袁紹之事,主公只需依計行事便是。”
劉備點點頭,遂是起身離帳,徑直前往高幹大帳。
這兩萬幽州軍,名義上皆是高幹的部下,但實際上,高幹所能直接指揮的兵馬,只有五千餘眾,其餘一萬五千兵馬,有近五千人乃是劉備的嫡屬,其餘一萬多兵馬,則多為趙雲等公孫瓚舊部。
高幹之所以能讓這些公孫瓚舊部,歸於他的麾下,多賴了劉備招攬。
因劉備乃幽州本地人氏,又是公孫瓚的故友,故在趙雲等人眼裡,頗有些影響力,他們皆是衝著劉備的面子,才前來投奔高幹,所以他們名義上奉高幹為主,實際上卻只看劉備眼色行事。
至於高幹,也只能透過劉備,來調動這些人馬。
中軍大帳內,高幹已等候多時,見得劉備前來,卻也不起身親自相迎,只點頭示意,擺了擺手示意給劉備看座,並沒有表現出對待座上賓的熱情。
劉備卻也不介意,很是恭敬的向高幹拱了拱手,方才落坐。
“玄德,我那叔父屢屢派人來召我,想要我去易京跟他商議抵禦陶賊之事,你怎麼看?”高幹開門見山的問道。
這一年的時間裡,劉備對高幹表現出了極大的恭敬順從,儼然已下屬自居,故高幹漸漸也把自己當成了主公,忘了劉備只是袁家的客將。
也正是因為劉備的順從恭敬,才換取了高幹對他的信任,每每遇上大事,都要徵詢劉備的意見,且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
高幹話音方落,劉備的臉色已變的凝重肅然,拱手沉聲道:“袁本初這擺明是想誘捕高公子,奪你的兵權,公子千萬不能上當。”
“聽玄德口氣,似乎是聽到了什麼風聲?”高幹看出了些許端倪。
劉備便向高幹使了個眼色,高幹會意,越發的心疑,忙將左右屏退,大帳中,只餘下他二人。
劉備這才臉色嚴峻,壓低聲音道:“不瞞公子,適才袁本初已派荀諶前來密見了備,想要備裡應外合,助他捕殺公子。”
“竟有此事?”高幹大吃一驚,一躍而起。
“事關重大,備焉敢信口胡說。”劉備語氣鄭重,灰白的臉上,寫著“誠實”二字。
高幹自然是信以真,起身踱步於帳中,又氣又驚,嘴裡“老賊老賊”的叨叨個不停。
半晌後,高幹才從驚怒中回過神來,感激的看向劉備,“沒想到玄德竟能毫無猶豫的向我告知實情,不枉我對玄德你的信任。”
劉備忙是長身一揖,慷慨道:“備對公子的雄才大略,非凡氣度已是敬仰已久,公子對能備推心置腹,備無所報答,自然也要對公子肝膽相照,不離不棄。”
“好個肝膽相照,不離不棄,玄德……”高幹是感動到熱淚盈眶,緊緊的握住了劉備的手。
“高公子……”劉備也是緊緊攜他之手,眸中盈滿了真摯的晶瑩。
兩人手手相握,熱淚盈眶,對望了許久,方才意識到氣氛有些不對勁,各自鬆開了對方的手。
“咳咳……”高幹咳了幾聲,以掩尷尬,方問道:“既然老東西已對我起疑,想要除掉我,那依玄德之計,我當如何是好。”
“公子放心,備已為公子想好一條萬全之策。”劉備的嘴角,揚起一絲詭笑。
高幹大喜,忙問何計。
“備已假意跟袁紹達成共謀,兩日後袁紹會率兵馬前來劫營,備會里應外合,助他誅殺公子,袁紹多半信以為真。”
說著,劉備的手指向了地圖上,易京與大營間的一點,“袁紹若來劫營,必會經過此地,這裡的地形極利於設伏,介時公子便可率精兵在此設伏,備則率其餘兵馬前去偷襲易京,那個時候……”
劉備話未說盡,臉上只流轉著陰冷的笑容,言外之意已是明瞭。
高幹盯著地圖許久,思緒翻轉,片刻後捶拳頭,欣然道:“好,就依玄德之計,一舉解決了老東西,我就可以再無後顧之憂,佔據易京全力抵擋陶賊的兵鋒。”
眼見高幹採納了自己的獻計,劉備暗鬆了口氣,忙拱手讚道:“公子雄武果斷,有梟雄的氣魄,何愁大業不成。”
聽得劉備的恭維,高幹越發的得意,不由哈哈大笑起來,目光在地圖上掃來掃去,儼然整個天下已在他的掌握之中。
身後,劉備臉上的恭敬卻已悄然而散,死死盯著高幹的那雙眼睛中,燃燒起不易覺察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