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29集《佛法修學概要》(4 / 4)

小說:佛法修學概要 作者:妙音0

所以這個地方是——從一個世間的好人,要轉換成一個出世間的道人乃至於往生的道人,第一個工作就是把三界的痛苦這一塊把它觀出來。你只要知道三界沒有一個地方是一個落腳處,沒有一個地方是安穩快樂的地方,你這個苦諦的觀察就成功了。這是第一塊,第一個功課,那麼首先是對三界的一個果報的觀察,三界的果報是不安穩的,是不能當作皈依處的,只能當一個暫住,一個過渡。

己二、集諦

這個痛苦怎麼來的呢?我們看第二個,集諦。

我們把這個集諦念一遍。

集者招感義,即見思惑及所生諸業俱。

這個痛苦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莫名其妙而出生的,而是有因緣的,是由這個“集”招感的。你為什麼會出生在這個家庭,為什麼會跟某人結婚,為什麼會生下這些小孩,都是有它的原因的。這個原因包括了兩個:第一個,我們過去的一個愛取;第二個,一種生死的業力。愛取跟業力的參雜混和,就創造了你今生的果報。

我們到了這個四聖諦,會慢慢感覺到,我們基本上就很少談業力這一塊。因為業力這一塊,我們已經假設你在前面的人天乘——五戒十善的時候已經處理過了,所以到了四聖諦以後,到聲聞、緣覺、菩薩,都在講內心的妄想問題了。

過去我們在談緣起的時候,在人天乘時強調“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所以你要改造業力,你來生才會快樂。但是到了四聖諦時,生命的緣起觀已經不講業力了,叫作“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就是說,我們為什麼在三界投胎呢?為什麼佛陀也造了佈施、持戒的善業,他不會在三界投胎而我們會投胎?因為我們前生在造善業的時候,打了很多三界的妄想:我喜歡這個,我喜歡那個,而都沒有加以調伏。所以就把善業的力量往三界的果報帶動。這個地方關鍵在於見思,在煩惱這一塊。

佛陀在講到命的緣起,在四聖諦,它的重點在於妄想。你前生的妄想,創造了今生的你;你今生的妄想,創造了來生的你,就是妄想的相續也使令生命相續,是這個意思。所以“此是集,招感性”,就是我們心中愛取的妄想、愛取的煩惱而招感了三界果報,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們對愛取煩惱應該什麼態度呢?

“此是集,汝應斷”。從淨土宗,我們不講斷,我們先講調伏,調伏愛取。思惟苦諦,調伏愛取。

第三個是“此是集,我已斷”。佛陀是以過來人的角度說,這個是可以斷的,因為你本來就清淨,這是後來的因緣熏習才有的。所以佛陀身為一個過來人,告訴你說這個是可以做到的,因為佛陀已經做到了,“此是集,我已斷”。

我們把這個招感生死的因緣,做出兩塊的結示:第一個是惑,一個是業。

我們先看業這一塊。業,它有罪業,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比方說殺盜淫妄等等;福業,就是十善業;不動業,指的是禪定——四禪、四空。

這個業力當然是影響我們生命的其中一個因素,但是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煩惱。煩惱有比較微細的跟比較粗重的。比較微細的叫見惑,就是我見的顛倒,我們經常認為身心世界有一個自我。第二個比較粗淺的就是愛取的煩惱,因為所有的煩惱都是由愛取而來。

這個招感,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種招感,就是一種感應,或者說一種磁場的吸引力。你的磁場吸引力越強,就說明了你越難往生。因為你跟娑婆世界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你怎麼往生呢?我們如果想要往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