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29集《佛法修學概要》(2 / 4)

小說:佛法修學概要 作者:妙音0

過三次的運轉,三轉四諦法門。

己一、苦諦

首先我們看這個苦。我們把苦的定義,先念一遍,請合掌。

苦者逼迫義,即三界六道生死之苦果。

佛陀出世以後,先講生死流轉的果報。我們前面講人天乘的時候,佛陀對人天安樂的果報,並沒有加以否定。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在五戒十善的時候,佛陀要我們斷惡修善,那麼幹什麼呢?創造人天的快樂。

但是到了出世間聖道的時候,佛陀的口氣改變了。佛陀說,三界沒有快樂。那麼這是什麼情況安立說三界沒有快樂呢?因為不管你是在痛苦當中,還是在快樂當中,我們的身心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相狀,就是逼迫,你會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在逼迫你,這個就是無常。因為你在三界當中,它是一個動態的世界。所以你在這個動態當中,你看到身心的變化,你就有一種非常嚴重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它會刺激我們內心的一種安穩,所以它是一種逼迫。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應該怎麼來修這個逼迫性呢?

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狀。叫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

佛陀用很簡單的比喻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說這整個三界是一個起火燃燒的房子,即使你造了善業,你今生能夠有好的房子住,有好的衣食使用,但是你大方向,沒有離開這個起火燃燒的房子。所以你還是在這個起火燃燒當中去吃飯睡覺,這整個結構,這種無常大火的燃燒並沒有改變。

所以說,佛陀安立三界的痛苦是逼迫性。這個很重要!諸位!很多人學佛以後,會產生一個錯覺,他以為他不需要修苦諦觀。問他說:“為什麼你不修苦諦觀呢?”他說:“我吃的苦夠多了。”

不對啊!佛法講的痛苦,指的是快樂也是痛苦。也就是說,你從人生的經驗當中,所體驗的痛苦只是痛苦的一部分,假設你不修苦諦,你會對安樂的這一塊沒有免疫性。你對痛苦這一塊會有厭離心,但是你不可能在安樂當中體驗到痛苦,不可能!這個只有從道理觀察,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

很多人以為他已經具足了出離心,但是他的出離心來自於他的生命的經驗,所以這種出離心是不全面。因為你生命的經驗只是整個痛苦裡面其中一塊,特別是一種比較逆境的這一塊,但是你不可能從順境當中體驗痛苦,這個你做不到。你的出離心不完全的時候,你今生所做的善業,你今生所念的佛,它就有漏洞。你沒有把整個三界的漏洞把它填滿,臨命終的時候就變成你的致命傷,因為你這個佛號的底盤不穩定,有漏。

這個苦諦很重要!你一定要從痛苦中覺悟,你那個往生的力量才能夠堅定。你一旦這個痛苦覺悟得不完全,只是覺悟了一小塊,那麼你三分之二的都是漏洞。你臨終的時候,就會跑到快樂的地方去,因為快樂的地方你沒有覺悟到,這就變成你往生的一個破洞,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再講一次,佛陀對於痛苦的定義,不是逆境,而是你只要有逼迫的感覺,這個就是痛苦;你只要有一種不安全感,這就是痛苦。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這個痛苦的定義是逼迫。

好,這是第一個,佛陀把三界的痛苦相狀指示出來。

第二個,勸修。“此是苦,汝應知。”

我們對於痛苦應該持什麼態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斷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教對於結果是採取認命,因為你逃避不了。所以這個地方是要你“知”,我們對痛苦的態度是了知,是覺悟,而不是要你去逃避或者去斷除,因為也斷不了。佛陀在講痛苦的時候,鼓勵我們去修覺悟痛苦的這種智慧。

第三個,佛陀親自作證,說“此是苦,我已知”。

佛陀已經如實了知了,表示這個痛苦確實是存在的,佛陀不是隨便宣說,因為佛陀是親自走過來的。

這個三界的逼迫性,我們一般分成兩塊:一個是三苦,一個是八苦。

這個三苦是對整個全面的三界而言,把欲界、□□、無□□分成三種痛苦:

第一個,苦苦。苦苦,我們第一個觀察。痛苦的果報是逼迫性的,這個苦苦主要是觀三惡道的痛苦。就是說我們在唸佛之前,你要先修觀。我為什麼要念佛呢?因為我沒有念,沒有仰仗這個佛號,就有可能會因為過去的罪業,到地獄受刀山油鍋的痛苦,到餓鬼道受飢餓口渴的痛苦,到畜生道受繫縛打殺的痛苦。所以我們從這個痛苦當中,先覺悟到三惡道的痛苦,這第一個。

第二個,是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