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幸,這種福報是帶業的,這跟他的因地有關係。諸位!你在修善業時,如果發的是不淨願,以後得果報時,會讓你很痛苦,快樂中帶有痛苦,因為你發了邪願,招感了很多邪惡的因緣,物以類聚的結果。你看有些人得福報,他很自在,受用很莊嚴,因為他的福報不帶業。我們生命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諸法因緣生,事出必有因。
過去已經過去了,關鍵是未來你要怎麼做。我們修行的福報有兩種可能:第一個,我們把它引導到淨土去,享受清淨的快樂。其實想想看,你發的願檔次高一點,你還是快樂,但是不會受到染汙因緣的干擾,是一種高檔次的快樂,清淨的快樂。第二個,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種世俗的因緣,發心很低,那你得果報時糟糕了,你就招感雜染的因緣,這個福報讓你非常痛苦。就像蓮華色比丘尼,她兩屆的丈夫都是大福報,都很有錢,她不愁吃不愁穿,但招感的因緣就是這麼的惡劣,這跟發心有關。
所以,我們發心,古人叫作種下種子,你種下什麼種子,來生就準備接受這個果實。有些人得甜美的果實,這個果實沒有毒藥;有些人的果實是有毒藥的,那你要很痛苦地付出代價的。所以,你現在一開始發心修善業,發心的檔次是貪求世俗的欲樂或追求來世的果報,你來世享受快樂時,你要小心!你會很痛苦,因為你前生因地種下的,就是這種種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發志向高一點,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你髮長遠心,來生照樣得到快樂。你發了菩提心,就算來生不往生,你照樣快樂,這不是你要不要,因果如此。你造了善業一定會快樂。但是你快樂時,是享受清淨不帶業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會障你的道。所以說我們的發心,會影響最後的結果。就是你這個種子是有毒素的種子,還是沒有毒素的種子,這地方是有差別的。這是第一對,邪正一對。
己二、偽、真
我們再看“偽”、“真”一對。先把這個文念一遍。請合掌。
前面我們講邪、正,這是大的區分,偽、真就更細了。這個“偽”什麼意思呢?“偽”就是說,這個人不是沒有發菩提心,有發,但是不純。就像黃金,它有黃金的成分,但是它也有礦石的雜質在裡面。就是這個人他發菩提心,但是隱隱約約又貪求世間的果報,但是到佛堂用功時,他又發了菩提心,所以這個人心中是染淨夾雜。
我們看說明:“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那麼他有過失不懺悔,也不對治,所以這個人的目標不明確,就是有時候精進,有時候懈怠。“內濁外清,始勤終怠。”剛開始精進,最後終於懈怠。你說這個人不好,他也有一點好心。到了佛堂時,他用功起來,也有一念的道心,但是離開了佛堂,多為名利之所夾雜。所以這個人名利心帶有道心,道心中帶有名利心。“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汙,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我們一般人剛開始都是這樣子,叫真妄交攻。我看到這段論文,想到以前有一位常住的居士。大概在將近二十年前,這位是臺灣中部的居士。他很年輕就學佛了,是男眾居士,非常發心。不但在家裡面做功課,拜佛唸佛非常精進,來到道場,二話不說,一定到廚房去幫忙,什麼事都做,默默地做。大家吃完飯都走了,他一定留到最後,把碗盤洗乾淨再離開。師父跟他講話,他一定合掌恭敬。這個人非常有道心。他精進用功,真的是有用心在修福報,所以他的福報變得很快。他本來很窮,後來沒有多久,我記得好像三五年而已,他整個人的相貌都改變了。另外一個居士就看上他,找他合夥做生意,開餐廳,兩個人合夥,他也跟朋友借一點錢,把這個生意做得非常好。一個高檔的素食餐廳,走日本式路線的高檔餐廳,在當時的臺灣很少,所以生意非常好。但這個人福報現前時就糟了,放逸了。他後來結婚了,結婚以後跟一個女眾發生了婚外情。諸位要知道,破戒是最傷福報,最傷福德力的。婚外情以後,他又玩股票,後來輸了好幾千萬,不但把這幾年賺的錢虧掉,還負債累累。最後身敗名裂,後來到哪裡去了不知道。
我們看這個緣起。這個人“雖有好心,終為名利之所夾雜”。就是說他這個發心,蕅益大師說,雖然說是中途變節,但是他剛開始因地一定有問題。我認為他出了什麼毛病呢?其實他剛開始在因地就夾雜,認為這個是合理的。對一個初學者,你不能過度地要求他一開始的發心又純又正,是吧?我認為他最後沒有學教理是可惜了!我個人的判斷,他都在事修上用功。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