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襄行了禮,退了出去。 朱由哲擺手讓其他人坐下,表情陡然間變的嚴肅了起來,說道:“朕處死了定國公他們,流放他們的家人,你們是否覺得朕對勳貴太過涼薄?” 張世澤臉色一沉,默默的低下了頭。 “陛下,他們妄圖謀害皇上,死有餘辜。” 李國幀第一時間站出來表忠心。 王先通連忙接著說道:“謀逆是誅滅九族之罪,陛下沒有滅其九族,已是天大的恩賜。” 朱由哲點了點頭,面露哀慼,“大明和勳貴本為一體。大明在,你們享盡榮華。大明亡,你們能夠活命已屬萬幸。” “對於朝內大臣來說,換了新的皇帝,他們可以繼續當自己的臣子。但你們,或許新皇帝需要一兩個舊的勳貴來撐門面,但你們憑什麼覺得這樣的幸運會落到自己身上?” “朕不明白,這樣簡單的道理,你們怎麼就看不清楚呢!朕不過要你們一些錢財,助大明渡過難關,怎麼就那麼難呢!竟然還想謀逆?” 張世澤臉色難看,“臣知錯。” 朱由哲搖了搖頭,“朕不是在說你,而是在說徐允禎他們。英國公,你這段時間的辛苦,朕看到了,很是欣慰。” 張世澤眼圈微紅,抱拳道:“陛下謬讚,這是臣應該做的。” 朱由哲笑著點了點頭,“關鍵時候,還是自家人更可信。朕留下你們,是有事交給你們去辦!” 在場的人俱皆抱拳,“我等必竭盡全力,為大明,為陛下。” 朱由哲輕輕頷首,“李自成進軍山西,目前正在圍攻太原。而京內人馬不可動,唯有呼叫宣大之兵。但宣大之兵,軍心亦不穩,而朕又不知那些軍將是否有為大明盡忠之決心。” 朱由哲轉向張世澤,“英國公,朕看你統御京營淘汰之士卒,頗有些手段。朕給你十五萬兩白銀,由你帶去宣府。十萬兩白銀用以安撫城內將士,五萬兩銀子作為宣府士卒的開拔費。” 張世澤臉色難看,帶著一些驚恐,“陛下是想讓臣領兵增援太原?” 朱由哲看著張世澤,淡淡笑道:“英國公,你和首任英國公,就你的祖輩張玉比著如何?” 張世澤臉色頓時黯然。 什麼?張玉。 那可是靖難名臣,能打敢拼。 就自己?一不會領兵打仗,二不會提刀殺敵,憑什麼和他相比? 況且,就目前自己這樣虛的身體。若領兵增援太原,恐怕還沒到戰場上,自己就先累垮了。 朱由哲看張世澤良久不語,勾了勾嘴角道:“放心吧!不會讓你去的,你要做的是替朕安撫宣大之兵。” “朕會給你兩道聖旨。一道聖旨到了之後,立即宣發,讓監軍太監杜勳和總兵王承胤領三千精兵前往大同。另一道聖旨,待他們率部離開後再宣發。任命黑雲龍為都督同知,統率宣府所有士卒。” 杜勳,監軍太監。王承胤,宣府總兵。 當李自成逼近宣府之時,這兩人出城三十里相迎。 黑雲龍,出生於宣府前衛,歷任張家口守備,葛峪堡參將,薊州副將,宣府總兵,山海關總兵,屢立戰功。 在崇禎七年,黑雲龍便加封為後軍都督府右都督。 從軍幾十年,由一個小小得守備逐漸升為大明的右都督,稱黑雲龍一個朝廷宿將絕對不過譽。 但此時的黑雲龍已過七十,且早已告老還鄉。 在原有的歷史中,是監軍太監杜勳請求崇禎皇帝啟用賦閒在家的黑雲龍,讓其主持宣府防務。 但太原旦夕之間便被拿下,大同、陽高接連而降,使杜勳徹底喪失了信心,決意歸降。 黑雲龍則大罵不止,拒絕投降。最終和其六子黑明孝、七子黑明廉一起被斬殺在宣府城中。 以黑雲龍的經驗和能力,在崇禎十七年,他本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 但宣府監軍,總兵皆降,而黑雲龍一個長久賦閒在家的官員,無官無品,而且在宣府主持的時間很短。 最終,導致了那樣的結果。 張世澤有些不解,“陛下,為何要等杜勳、王承胤他們離開之後再宣佈第二道聖旨?” 朱由哲道:“因為錦衣衛傳來訊息,王承胤和杜勳有投敵的傾向。將他們調出去,是為了方便黑雲龍接管宣府。” 張世澤頓時一愣,瞬間明白過來,天子在宣府派有錦衣衛。但杜勳,王承胤都手握總兵,他們會願意率部前往大同嗎? 好似看出了張世澤的心思,朱由哲繼續道:“杜勳、王承胤最多有投敵的心思,未有投敵的舉動。你就直接對他們說,朕在大同,讓他們前去護駕,他們會聽從的。” 張世澤面露驚愕,“陛下還親往大同。” 朱由哲點了點頭,“給姜鑲升官,讓他回京師,他不願。讓他出兵增援太原,他亦不願。那怎麼辦?所以,只能朕去看他了。” 所有人都聽出了天子話中的森森寒意。 朱由哲緩和了語氣,轉頭向張世澤道:“宣大巡撫朱之馮,為人迂腐,但忠於朝廷。黑雲龍為大明宿將,對朝廷忠心耿耿。去了之後,凡事多和二人商量,定會無事。” 張世澤抱拳道:“臣遵旨。” 朱由哲轉向王先通,“新建伯,你也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