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楊廷麟(1 / 2)

小說:進擊的崇禎皇帝 作者:太白醉

京營。 行至門口,被人攔了下來。 朱由哲定睛一看,是熟人,韓六。 韓六愣了一下,忙抱拳行禮,“陛下,您怎麼來了?” 朱由哲在馬上,笑著看向他道:“韓六,你怎麼在這裡守起大門了?” 韓六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稟陛下,打輸了,就被罰來這裡了。陛下,您要進營嗎?我派人去通知王都督。” 朱由哲點了點頭。 韓六向旁邊士卒下達了命令,後者向裡面跑去。韓六走上前,“陛下,臣來給您帶路。” 方正化上前一步擋在韓六面前,眼神冰冷,讓韓六不由得止住了腳步。 直到聽到朱由哲說“方正化,沒事的”,方正化這才讓開,但眼神卻死死盯著韓六。 韓六才不管他身份,也狠狠的瞪了方正化一眼作為回敬,昂首挺胸上前,牽了馬韁,“陛下,我們走!” 朱由哲沒有拒絕,和韓六一路說著話。 三大營都進行了擴編。 三千營擴充到了六千人,神機營擴充到了八千人,而五軍營擴充的最多,到了六萬人。 基本上每個營都擴編了近一倍。 此外,還有兩萬廠衛,萬餘最初被淘汰,第二次選拔仍舊沒有合格透過的萬餘兵卒。 李邦華兼任京營提督,但因為他既是兵部尚書,又是內閣首輔,根本沒時間顧及京營。 因而,京營中真正做主的是五軍營提督王家彥。除他之外,還有來京營不到一月的楊廷麟。 朱由哲給了楊廷麟一個京營總贊畫的職位。 以前朝內沒有這個官職,也沒有定品階。 但楊廷麟是崇禎四年的進士,當過太子朱慈烺的講師,在很早以前便有“三翰林”之稱。 除楊廷麟外,另外兩個翰林是倪元璐和黃道周。 那兩個。 一個是現任的禮部尚書,翰林院大學士。 另一個也名譽天下,在不久前也被崇禎皇帝重新啟用在南京為閣臣。 和那兩個相比,楊廷麟的命運則曲折的多。 崇禎十一年冬,清軍再次入關,已是兵部主事的楊廷麟上書彈劾楊嗣昌、高起潛、方一藻等人,建議由督師盧象升集諸路援軍,和清軍決戰於京畿。 楊嗣昌深恨楊廷麟,於是向崇禎皇帝言說楊廷麟知兵事,舉薦他到盧象升軍中贊畫軍務,妄圖讓他去送死。 盧象升當時以兵部尚書,七省總督之官職,統御天下人馬,但手底下卻只有數千人,且缺糧少衣。 雖明知知道事不可為,但盧象升依舊決意與清軍相戰。他不願楊廷麟和自己一起赴死,於是藉口軍中缺糧讓楊廷麟去真定募糧。 之後,盧象升率幾千人馬與清軍兩萬精銳相戰於賈莊,最終戰死。 楊廷麟回來之後,收斂盧象升屍首,繼續上書彈劾楊嗣昌,指責正是因為楊嗣昌和高起潛不出援兵才致盧象升戰死。 而楊嗣昌則反過來指責楊廷麟欺君罔上。 最後,崇禎皇帝選擇了支援楊嗣昌,將楊廷麟貶秩調外。後來,更因為黃道周而受到牽連,最終徹底罷官。 實際上,也不怪崇禎皇帝支援楊嗣昌。 畢竟,當時大明就兩個支柱,一個盧象升,一個楊嗣昌。他們一個主戰,一個主和。 已經戰死了一個,另一個總不能再直接罷黜吧! 楊廷麟雖然有才,但比著楊嗣昌在崇禎皇帝心中的地位,還是差上很多的。 後來,清軍攻破南京,天下大亂。 楊廷麟在江西組織義軍抗清,和萬元吉合作,使江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反清的主戰場。 朱由哲當然不會錯過萬元吉和楊廷麟。 他將萬元吉留在江西,組織兵力,作為監視和限制左良玉的存在。而將楊廷麟調回京師,讓其助自己重塑京營。 而楊廷麟也算不負所托。 這得益於他本身的才能,而朱慈烺多次前來京營,也間接幫助了楊廷麟。 因為朱慈烺是那種特別尊師重道的孩子,而楊廷麟恰好是他的老師。所以,他來京營之後見到楊廷麟的那種尊重,每個人都看在眼裡。 其以往的經歷,一個太子老師的身份,再加上大明皇帝的親自授權,這一切都使楊廷麟這個無品無階的京營總贊畫的地位水漲船高。 而王家彥也自認才能不如楊廷麟,對他也進行了充分的放權。 在李邦華、王家彥的支援下,楊廷麟的主持下,京營進行了一番改制。 十二人為一旗,設小旗;四旗為一哨,設哨總;三哨為一旗,設總旗。三旗為一隊,設把總。 隊之上為千人隊,營,旅、軍。 哨之前為四四制,哨之後為三三制。 這些規制並非來自後世,而是楊廷麟根據戚繼光《紀效新書》進行改制的。 一個把總統率的兵力就是一個大隊,四百三十二人。把總之上,為千總,統御三個大隊,一千二百九十六人。而之後,便是營了,有三千八百八十八人。 一個營,便是現在京營一個基本的戰鬥單元。 五軍營每軍,確切說,是每個旅,都有三個營,編號從第一到第十五,總計五萬八千三百二十人。 而神機營也是類似的編制。 只不過因為人數不足,只有兩營火銃兵和一營炮兵。 而三千營的則比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