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有關的兩道奏疏。 一道是陳子龍所寫。他認為唐王手下諸將心思各異,難以齊心。若與闖軍在黃河之北交戰,恐難以取勝。 他苦勸唐王,但唐王不聽,其他將領也有不少支援在彰德府與闖軍決戰的。他沒有辦法,只得上書崇禎皇帝。 陳子龍希望崇禎皇帝能下一道詔書,讓唐王率部暫時撤回開封,以圖後事。 另一道是凌駉所寫。 唐王朱聿鍵為增加聲勢,傳令給東昌府、兗州二府。希望他們能從臨清出兵大名府,以牽制闖軍。 此舉有違朝廷規制,但凌駉認為有利於朝廷大局。而他和吳志奎商議之後,決意出兵,而這封奏疏也只是向崇禎皇帝通報此事的。 事情繁雜,讓朱由哲也一時難以決斷。最後給朱聿鍵去了一封詔書,提醒他危險的同時,也讓他自行決斷。 想著這一切,朱由哲更是沒有一點睡意。望著天空高懸的明月,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 這時,慄宗舟突然小聲提醒道:“皇爺,皇后娘娘來了。” 朱由哲轉頭看去,前面的是周皇后和太子朱慈烺,身後跟著一隊太監和宮女,每個人手中都提著燈籠。 他愣了一下,連忙迎上去,“皇后,你們怎麼來了?” 周皇后笑道:“知道皇上還沒有歇息,就熬了點蓮子羹。皇上,進殿吧!外面天氣冷。” 朱由哲點了點頭,和二人一同進去。 周皇后盛了蓮子羹,朱由哲喝了一口,撇嘴笑道:“皇后熬的蓮子羹一直都這麼好喝。” 抬頭看了看,朱由檢扭頭到一邊,眼光卻始終落在周皇后和太子朱慈烺身上。 周皇后笑著搖了搖頭,“那皇上就多喝一點。” 朱由哲“嗯”了一聲,把一碗喝完,說道:“皇后,再來一碗。” 周皇后無奈的笑了笑,又給朱由哲盛了一碗。 這次,朱由哲沒有著急喝,“烺兒,你也睡不著嗎?” 朱慈烺臉色猶豫了片刻,說道:“父皇,明日你便要離開了,孩兒想多陪陪您。” 朱由哲伸手招呼他上前,細細的打量了他一番,“烺兒,你是朱家的男兒,無論何時都應該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以後父皇不在,好好照顧你母后。有事不要輕易下決定,要多聽聽李邦華、蔣德璟他們的建議。” 就在這時,慄宗舟進來通報,“皇爺,王承恩、張煌言,還有夏完淳到了。” 朱由哲點了點頭,“讓他們進來。” 三人走了進來,朱由哲轉向周皇后,“皇后,你們稍等,朕還有點事。王承恩,你陪著皇后和太子。” 王承恩拱了拱手,目送崇禎皇帝帶著張煌言和夏完淳走進旁邊的內室。 朱由哲看著張煌言,“蒼水,你真的不和朕一起出京嗎?” 張煌言搖了搖頭,“陛下,讓您出京主持大局是臣堅持的,臣自當留在京師確保京城不失。而且若臣隨您離開,那其他人豈不會認為臣是為了保全個人性命而建議您出京的?” 朱由哲搖了搖頭,“蒼水啊!你什麼都好,就是人太君子的。有的時候,為了目標的達成,可以稍微用些手段。不要太方正,否則會吃虧的。” 張煌言頓了一下,說道:“陛下,您的建議,臣會認真考量,但最後很大可能不會聽。” 朱由哲輕輕的搖了搖頭,暗自嘆息。又轉向夏完淳,“端哥,那你呢!” 夏完淳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陛下,我在青竹先生那裡做的挺好的,也不想離京。” 朱由哲看了看兩人,“你們想過沒有,京師是有可能失陷的。” 兩人都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夏完淳道:“陛下,這京師內有幾十萬人,我們二人不過是其中的兩個,沒什麼特殊吧!其他人都不離開,為何我們一定要離開呢!” 張煌言輕輕的點了點頭,沒有多言,但眼神堅定。 朱由哲知道說服不了他們,無奈的笑了笑,“那行吧!隨你們的意。但你們一定要小心。” 兩人抱拳,“謝陛下提醒!” 朱由哲擺了擺手,“端哥,你與烺兒接觸最多,瞭解其性情。在朕不在的這段時間內,你多進宮,紓解他的情緒。當其遇到難以解決的困境時,也多替他拿拿主意。” 夏完淳眉頭緊蹙,但看著朱由哲殷殷期待的眼神,最後點了點頭。 朱由哲又轉向張煌言,“蒼水,你長在謀劃,但欠缺經驗。跟在李邦華身邊吧!給他出謀劃策,助其守城。” 張煌言抱拳,“謝陛下。” 朱由哲點了點頭,又說道:“蒼水,你知道李明睿嗎?” 張煌言點了點頭,“沒有接觸過。但聽聞他曾串聯諸臣,意圖說服陛下南遷。在此前,還曾投靠過馮銓。” 朱由哲道:“很久之前,他便上書朕,提議南遷。串聯諸臣,是朕讓他做的。投靠馮銓,也是朕讓他做的。簡單說,他是朕的人。” 張煌言愣道:“但陛下,不曾聽聞你對他有所厚待啊!” 朱由哲道:“朕故意的。蒼水,若有那麼一天,京師失陷,而太子又難以突圍出去。你就帶著他和皇后去李明睿那裡,朕早讓他在家中設定了暗格。他官職低,而又沒什麼特別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