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佐率兵出唐縣十里迎接董學禮和趙應元。 董學禮是官軍降將,曾任花馬池副將,手下有三千步騎。 趙應元為懷慶府本地土寇,手下也有數千士卒。 劉良佐在大明這邊很久之前就官居總兵,按說不應該如此低姿態的主動前來迎接兩人。 但現在形勢有所不同。 董學禮是率全軍而降,而闖軍因為出身問題,對於像趙應元這樣的土寇遠比投降的官軍更加看重。 相比之下,劉良佐這樣原有的大明高官反而不如他們二人吃香。 想到這裡,劉良佐就恨死了田雄。本來兩人都感覺大明將亡,想要立即率部投靠闖軍,以謀一個好前程。 而田雄卻覺得那樣隨便投靠難免會被闖軍輕視,想要等等看,或許可以趁亂挾持王永吉那樣的高官後再投靠。 畢竟,有功在身,就算立下了投名狀,也更容易得到對方的認可。而且將來加官進爵,也能更快。 但機會還沒等到,闖軍就殺過來了。 田雄遲疑下被闖軍陣斬,而劉良佐則率部一路奔逃,損兵近半。即使後來主動返回投靠,但依舊備受輕視。 在被劉宗敏那個莽夫嘲笑了半天之後,才給劉良佐補充了一些兵力,讓他和謝嘉福率部作為前鋒進攻保定。 這一路上,劉良佐忐忑無比,小心謹慎,唯恐遇到偷襲。畢竟,在保定可是有數萬人馬呢!而高傑、馬進忠也不是什麼安分人。 好在這一路非常順利,官軍並沒有主動出擊,讓劉良佐得以輕鬆佔據唐縣。 但到了之後,劉良佐便以兵力不足徹底不動了。 而董學禮和趙應元前來,是增援,但也是敦促他儘快出兵。 想到這裡,劉良佐就無限的惆悵。 襄陽改制後,李自成把闖軍主力分為五大營,分別為中權親軍以及左、右、前、後四營。 劉芳亮統率左營,連續攻克懷慶、長治、彰德府、大名府、廣平、邢臺等地,相繼留下孫明翼、劉忠、劉汝魁、翟鳳耆、張洪等將。 現在劉宗敏會合劉芳亮,看似有十幾萬之眾,但多數為新投靠的官軍,真正的闖軍嫡系也就那幾萬人。 而十幾萬大軍,每天的消耗的糧草就是天量。 劉良佐這裡還好,畢竟作為前鋒,可以佔據一些受損較輕的縣城,隨便搶一些就足夠士卒的吃喝用度了。 但後面的,境況可就慘了。 據說,老營現在的糧草都開始限量供應了。 兵漸分,糧不足,就是目前闖軍的境況。 在這種情況下,闖軍更加恣意的拷餉鄉紳,而又不能禁絕那些投降的官軍到處搶劫。 無數人因此喪命。 劉良佐不在意那些人的性命,但他覺得只靠搶,無論如何也養活不了這十幾萬士卒。 想來想去,劉良佐只想到闖軍唯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當前的困境,那就是向前攻,一直向前攻。 用人命堆,攻下保定,拿下京師。 只要拿下京師,天下大定,那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 而劉良佐覺得自己能想到,李自成定然也能想到,而且從目前的種種跡象看,劉宗敏很大可能就會那麼做。 在形勢未定之前,闖軍肯定不會投入老營人馬。而這人命,當然是新投降的這些人的。 劉良佐為此深感擔憂,畢竟自己是闖軍先鋒。真要用人命填,那自己的那點人馬肯定要先填進去。 而偏偏有些蠢貨看不清楚這些,就如那個謝嘉福,一直鼓動自己進攻保定,唯恐進攻慢了功勞就會被別人搶去。 劉良佐看了不遠處的謝嘉福,面露鄙視。 這貨殺了一個巡撫徐標,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以劉宗敏的親信自居。劉良佐感覺這次董學禮和趙應元這麼快前來,就是他謝嘉福告了自己的黑狀。 “蠢貨!” 劉良佐在心中罵了一聲。 謝嘉福突然滿臉興奮道:“來了,援兵到了。” 劉良佐愣了一下,引目望去。 長長的佇列,無數士卒。 劉良佐看了謝嘉福一眼,一揚馬鞭,賓士而出,遠遠喊道:“董總兵,趙副將,劉某來迎你們了。” 朱由哲站在城頭,看著在城下安營紮寨的闖軍,輕輕的搖了搖頭,嘆氣道:“他們是多看不起我們啊!就這兩萬多人,火炮沒有,就那幾架雲梯,他們就敢來進攻保定城?” 胡茂禎在旁道:“陛下,已經探查清楚了。劉宗敏佔據真定府後,大軍停駐在常山,接著兵分兩路。一路向東,進攻河間府,由降將郭升統率。另一路就是進攻保定,而這些只是其前鋒,在慶都還有三四萬人馬呢!” 胡茂禎是高傑的部下。 崇禎皇帝收高傑之子高明忠為義子之後,高傑感動萬分,當即不顧傷情,領兵出外,同時把斥候的事也幹了。 李本深和李成棟被高傑帶出了城,而胡茂禎則被他留了下來。 不得不說,高傑手下將領的幾位將領還是挺有能力的。而胡茂禎對比李本深和李成棟,更多了一些謙恭有禮。 這大概就是高傑將他留下來的原因。 胡茂禎抬頭偷偷看了朱由哲一眼,“陛下,附近只有眼前的兩萬多士卒,要不要派人出城,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好振奮一下城內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