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各地局勢(1 / 2)

小說:進擊的崇禎皇帝 作者:太白醉

大同府轄四州七縣。 渾源、應、朔、蔚四州,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七縣,共建十一所縣學。 李建泰發現崇禎皇帝的方法真好用,當允許他們自己命名縣學並准許他們在縣學裡面立碑後,那些富人,尤其是那些商人,可真是超乎想象的踴躍。 多則五六萬銀子,少則兩三萬,拿的一點都不含糊。 各個都想千古留名。 但他們一群低賤的商人,配嗎? 要留名也是自己這樣的人留,復餘縣學、括蒼縣學,多好的名字啊! 李建泰一邊在紙上書寫,一邊搖頭讚歎,“那兩張寫的太急,不好。這兩張才寫的好,得用這兩張。” 僕人走進來,“老爺,王巡撫派人來了,請您去府衙一趟。” 李建泰抬起頭,“有說什麼事嗎?” 僕人道:“說是嘉定伯要親自出塞行商,為他送行。” 李建泰愣了一下,隨即笑道:“這周胖子還真是見錢眼開,這個時候出塞,不是找死嗎?只不過死了也好,皇上這個老丈人啊!皇上上次清算勳貴的時候沒處置他,應該是看在周皇后的面子上。這次他自己要去送死,誰也攔不住他,更怪不得皇上。” 僕人大約五十歲,聽李建泰說著話,臉色平靜,就像什麼都沒聽到一樣,只當他是在自言自語。 李建泰放下筆,看著自己的字,越看越喜歡,“行了,走吧!去看看。” 晉北。 于成龍深知亂世用重典的道理,他利用崇禎皇帝給他的特權,強行收取晉王和代王在晉北的良田。 然後在地方推行保甲制度。 十戶為一甲,設甲長。十甲為一保,設一保長。 其最早來源,是宋代王安石變法時提出的。只是王安石當時是為了統計人口,方便控制地方。 不同於王安石的保甲管理制度,更不同於後世老蔣的治安強化運動的保甲連坐制度。 于成龍建立保甲制度是為了清除匪寇,他規定,每一保設鄉勇百名,由軍中士卒對他們進行訓練。 在山中為賊的,讓他們家屬給他們送信,一月之內,下山投降者,對他們之前的罪行既往不咎。 與此同時,于成龍召集各地的衛所兵、衙役、鄉勇,對罪大惡極者的匪寇團伙進行打擊。 連續剿滅了好幾支,從匪首到小賊,皆斬首示眾。 恩威並施下,很多匪賊主動下山。 而對於這些人,于成龍將他們安置在收取的那些田地上。許諾交夠十年重稅,田地便是他們的。 無田的軍戶、良善的流民,以及沒田的普通百姓的待遇則更加優渥,五兩銀子一畝田地。 沒銀子也不要緊,每年多交兩成賦稅,三年後,田地就是他們的。但每人最多隻能買三畝良田。 而對在軍中為卒者,一人可得三畝良田,直接分,按正常稅額徵稅即可。 在對當地匪寇進行了一系列打擊後,于成龍獲得了民心,更有了一支全力支援他的人馬。 他接著把目標投向了那些鄉紳、豪強,凡侵佔土地,欺壓百姓者都在他的重點打擊之內。 一時間,晉北各處雞飛狗跳,但無論是凝聚力,還是穩定程度,都比以前強了很多。 而且於成龍在各地弄了不少糧食,銀子,當運去代州的時候,周遇吉吃了一個大驚,感覺撿到了一個寶。 但很快,周遇吉高興不起來了,崇禎皇帝被圍保定的訊息傳到了代州。周遇吉猶豫了兩天,決意主動發兵向原平的李過部發起進攻。 洛陽。 李自敬、高一功在備齊糧草後向南進軍,一路無礙,兵不血刃拿下南陽,然後繼續南下。 馬士英放棄樊城,全軍退到了漢水之南的襄陽。 當李自敬、高一功從各處徵集足夠船隻後,闖軍開始向襄陽發起進攻。激戰三日,闖軍成功渡過了河。 馬士英出於儲存自軍實力的想法,最後主動放棄襄陽,和王光恩合兵一處,退往勳陽。 這樣一來,闖軍通向荊州的道路就完全開啟了。 闖軍沒有理會馬士英,繼續南下,逼得左良玉只得放開對荊州的圍困,只陳兵於荊州東門。 此舉惹得堵胤錫和左良玉大怒,一起上書彈劾馬士英。 成都。 張獻忠真的有點待不下去了。 自從殺了那些士子之後,那些鄉紳、豪強,土司兵,乃至土匪好像都團結在了一起。 他們處處偷襲,無論是駐兵點,糧庫,還是其他地方,到處都燃起了戰火。損失倒是不大,但攪的大西士卒不得安寧。 而且他們偷襲後就逃進群山之中,想收拾他們都收拾不了。 最主要的,秦良玉一直在川南修築防線,他們好像要將大西軍困死在成都。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張獻忠做出了一個決定。 讓孫可望領兵三萬,前往重慶,試探一下秦良玉的戰力,看能不能打破明軍的包圍。 同時,讓李定國領兵三萬,進軍漢中。 張獻忠的想法很簡單,打破了哪裡,就向哪裡進軍。反正,無論是明軍,還是闖軍,現在都是他的敵人。 可惜的是,孫可望為人謹慎。打了兩仗之後,發現沒討得什麼便宜,便徹底不動了。 而李定國進軍漢中,在路上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