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新的旨意(1 / 2)

小說:進擊的崇禎皇帝 作者:太白醉

讓太子繼位的詔書一出,無論朱慈烺心裡如何想,他都必須出兵。 因為大明太子不能揹著坐看崇禎皇帝殉國的名聲登基,這樣不孝的罪名會讓他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夏完淳明白這點,這才勸說太子立即表態。至少要表現出不對皇位貪戀,以及積極援救的姿態。 李邦華這些朝內重臣當然也清楚這些。此時此刻,他們只能支援出兵救駕,再無第二條路可走。 既然確定了這點,接下來就是如何救駕的問題。 眾臣經過緊急議論,最後決定由唐通率其本部五千士卒作為大軍前鋒,先行前往保定。 三大營出兵五萬,由五軍營提督王家彥,贊畫楊廷麟統領,三天之內離京,南下救駕。 傳旨給寧遠的吳三桂,以及山東的朱大典,讓其立即率部入京,同時召宣府、大同、昌平、薊州等各路人馬前來勤王。 正當眾臣討論的熱火朝天,眼看就要拿出決定之時,有騎卒飛馳入京,然後被緊急帶入皇宮。 崇禎皇帝的命令來了。 王承恩高聲唱和: 朕無恙,諸臣莫憂。 雖保定被圍,但將士忠心,城破尚需時日,朕必要之時亦可自行突圍,而無需盡起大軍救駕。 聽到此,李邦華、蔣德璟等人頓時長舒了一口氣。有崇禎皇帝的聖旨在此,便可徹底壓制朝內的救駕派。 但賊軍勢大,世事難料,卻不能不為大明將來計。 令刑部尚書,內閣大學士馮銓前往南京,整飭吏治。 兵部侍郎金之俊、吏部郎中左懋泰、左中允李明睿、翰林院檢討李若琳,兵科給事中光時亨,…… 王承恩一下子唸了三十多個大臣,最終在一聲“同往”中結束。 馮銓抽了抽嘴角,跪下謝恩。 這些人都是最近投靠他的朝內官員。 例如光時亨,之前隨王鰲永一起指責李邦華。在王鰲永失勢之後他主動揭發王鰲永,從而得到了馮銓的信任。 崇禎皇帝知道光時亨是自己的人很好理解,因為他的投靠很多朝臣都知道。 但其他的人,如金之俊、李明睿這些,馮銓都是派人和他們私下聯絡的。為何崇禎皇帝能將他們一一挑出來? 馮銓看向不遠處的李若璉,挑了挑眉頭,心中知道只有這一個解釋了,是錦衣衛一直在充當崇禎皇帝的耳目。 這錦衣衛的勢力什麼時候擴充到這麼大了? 馮銓心中無比好奇,但他更好奇的是崇禎皇帝到底想幹嘛?讓自己去南京整飭吏治,整治誰? 而且,從崇禎皇帝留下的詔書來看,他明顯有南遷的意向。 讓自己帶著這些人先行前往南京,這不像是懲罰,而更像是恩寵。 莫非自己猜錯了,崇禎皇帝並沒有把自己當成隨時可以捨棄的存在,而是真心想要重用自己? 帶著無限疑問,馮銓繼續聽下去。 著吏部尚書李遇知、禮部尚書倪元璐及兩部主要官員前往徐州,以備後患。工部尚書範景文攜工部半數官吏前往青州,在當地建立兵械分局。 李邦華、蔣德璟二人留守京師,積極做固守京師之準備。 眾人一一叩首領旨。 李邦華突然急聲問道:“太子呢!皇上可否提及太子,或者兩位皇子?” 語氣中帶著無限的緊張和期待。 李邦華是堅定的南遷派,他看到了崇禎皇帝的努力,但他認為大勢面前,這點努力改變不了什麼。 直到此刻,他依舊認為南遷才是最好的選擇。 在這點上,他和馮銓的想法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李邦華不會以犧牲數萬大明士卒來逼迫太子南遷。 王承恩向下看了看,最終搖了搖頭,“沒有!” 所有人頓時都沉默了。 崇禎皇帝沒有明說,但他做的這些明顯就是打算放棄京師。奇怪的是,他為何沒有下旨讓太子和兩位皇子提前南下? 要知道,只有太子南下,才能真正做到穩固人心。 王承恩也嘆了一口氣,繼續念道:“寧遠、山海關兵馬不動,山東朱大典派騎兵前來勤王。秦翼明所率白桿兵進駐霸州,以聽後令。” 王承恩唸完,把聖旨雙手呈給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望向周皇后,周皇后則輕輕的搖了搖頭,轉向張嫣,“姐姐,你說現在怎麼辦?” 張嫣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她給信王挑的這個皇后是好。 但她性子太柔,而且自身沒什麼主意,她做不得為了自己兒子登基而使崇禎皇帝陷入險地這樣的事。 也就是說,她拿出那箱子完全是無意之舉。 張嫣看了朱慈烺一眼,站起來道:“既然皇上有旨意,那就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吧!但諸位都是朝廷眾臣,應該知道皇上的那封傳位詔書傳出去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張嫣拿出那兩封詔書和那一封信,重新放入那鐵盒子裡,上鎖,然後說道:“李邦華、王承恩、劉文炳,把你們的鑰匙拿回去,就當這些東西不存在。” 三人愣了愣,上前拿回自己的鑰匙。 張嫣轉向李若璉,“李同知,現在京師的錦衣衛都由你指揮吧!” 李若璉站起來,抱拳行禮,“是的,娘娘。” 張嫣點了點頭,沉聲道:“若有人膽敢私傳這件事,無論官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