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 196(4 / 6)

臣以雲中都護府突厥部首領,乞請大唐垂憐,效法突厥舊俗,立一可汗。”

“昔年太宗皇帝為諸蕃君長所請,也為我突厥之天可汗,如今雲中突厥部只為突厥小支,不敢請陛下為可汗,唯願得一大唐親王遙領可汗一職,以示我等遵從大唐統轄。”

李治望著下方叩首的突厥首領,眼中閃過了一縷喜色。

早在十多天前他就接到了阿史德契骨送來的書信,看到了這份請願。

但看到這封奏表,與親自聽到這一支突厥首領說出這話,還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他將阿史那彌射敕封為興昔亡可汗,將阿史那步真敕封為繼往絕可汗,便是意味著,他希望突厥的可汗之名自此終結,現在阿史那彌射因大唐的救命之恩愈發明確了效忠之意,這一路東/突厥首領則是乾脆請求將可汗的位置交由大唐宗親來做,又怎能不算是他的願望達成。

正值麟德之初,西面戰功所帶來的慶賀還未從長安消退下去,李治想要在今年封禪的決定也正在醞釀之中,阿史德契骨的這番話,便與錦上添花無異,怎能不讓李治對他備覺欣賞。

既是識時務之人,他又怎能不順從對方的意思來辦。

阿史德契骨忐忑地結束了自己的那番話,唯恐自己方才稍有失態的表現會引來這位李唐天子的不滿,就聽到對方開口便道:“敕封李唐子弟為可汗便不必了。”

“……!”阿史德契骨的冷汗都要從後背流下來了。

糟了。他自覺自己說出的話已足夠體面

,怎麼還是得罪了天朝上國嗎?

然而李治的下一句話接踵而來,又讓他的惶恐變成了喜悅。

“今之可汗,古之單于,既然阿史德氏有此投誠之心,不若便將雲中都護府更名單于都護府,由我子周王旭輪遙領單于大都護之位,不知阿史德氏以為如何?”

這話一出,阿史德契骨的心情頓時從谷底升到了天上,他也連忙欣喜若狂地答道:“謹遵陛下旨意。”

大唐的天子沒有用宗室子弟,或者是如最早一任瀚海都護那般,用得力的大臣來充當上官,對於急於從大唐那裡獲得支援的契骨來說已經足夠了!

更何況,在李治的話中都說了,他指派遙領大都護位置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的兒子。

只不過,在自蓬萊宮中走出之後,他又忍不住朝著侄子問道:“說起來,那位李唐陛下的面貌還看起來如此年輕,他的兒子如今幾歲了?”

他打聽過,李治的子女之中最有本事的是那位安定公主,至於其他的兒子,除了因謀反罪名被誅殺的廢太子李忠,和太子李弘之外,其餘人等的名字,指望一個漢話說得不怎麼樣的突厥人記住,那也實在是太難為他了。

所以他還真不知道李旭輪是誰。

阿史德元珍沉默了一瞬,答道:“是那位大唐陛下最小的兒子,今年才只有七歲。”

“……七,七歲?”契骨險些直接驚撥出聲。所幸他還記得自己此前險些出現的殿前失儀,也還記得自己現在還站在這長安帝都之內,不是在自己的草原上,將這個聲音快速壓了下來,只讓自己和侄子聽到。

阿史德元珍重重地嘆了口氣,沒再多言語。但契骨實在不難從他的表現之中聽出他的想法。

這個單于大都護的委任聽起來當真有些兒戲。

雖說他能自這出委任中看到大唐對他這出投誠的認可,也用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都護府的舉動,響應了他那個希望由大唐親王擔任可汗的請託,但他怕,光靠著一個七歲的大唐皇子,根本不足以震懾住那些追憶阿史那氏輝煌的同族!

“叔父還是先別擔心了。”見契骨停在原地不動,元珍還是出聲安慰道,“既然是遙領,又是一位如此年幼的親王,應當不會到雲中……單于都護府來,突厥各部對於中原情況更是知之甚少,不一定知道他的身份。倘若那些人還有舊事重提的想法,我們也還有兩條出路。”

“你說來聽聽。”契骨的表情和緩了幾分。

元珍答道:“其一,單于都護府成立,周王府從吏必定要前往都護府任職,倘若族中有變,便能借用這些大唐官員之手將其剷除。其二,若事有不可,阿史那氏又能出一可堪輔佐之人,便是重新為其臣屬,為其籌謀大業又有何妨!”

“你閉嘴!”契骨立時打斷了侄子的話,“你還年輕,你懂什麼叫做權力!”

既然有機會做首領,憑什麼讓他後退一步。

但在折返於同文寺的路上,契骨並未看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