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 191(4 / 6)

齊了。

對於大唐的武官來說,要看的是四個東西——

勳,階,官,爵。

勳就是勳官,傳承的是南北朝時期的“策勳十二轉”,用以代表將士獲得的戰功,以殺敵俘獲、戰利品收繳、破城破陣作為評判標準。

對於統兵將領的策勳評判還與尋常計程車卒有些區別,其中以少擊多、殺獲四分算是上功。

按說安定公主在滅國高麗,奇襲其南路的時候就已經應該拿到對應的勳官封賞,但不知道陛下此前到底出於何種考慮,竟然並未在策勳上給出獎勵,倒是這一次一口氣提到了勳官的頭等。

蘇定方此前平定西域的時候就已領到的勳官頭銜,終於也加到了這位戰功卓越的小公主身上。

而勳官之後就是武散官的輔國大將軍,和上柱國一般同樣位列正二品,這代表著安定公主所能接到委任的正職,已被陛下從原本的從二品提到了正二品。

相比之下,從原本的右武衛將軍升到右武衛大將軍,統領鳳亭等四十九府軍事,還在正三品的範疇內,反而是這其中相對不那麼起眼的封賞了。

此等官職敕封一出,大唐武將之中能在地位上超過安定公主的恐怕已經沒有幾個了。唯獨還有可能算在她上頭的,就是領有先帝託孤之命輔佐政事的英國公李勣,以及在作戰上更有經驗、被安定公主在舉止中多有敬重的邢國公蘇定方。

再便是看她,究竟能否將此前的戰績維繫下去,對得起陛下的這份厚望了。更要看看,在之後可能出現的戰事之中,陛下到底會否將安定公主直接派遣出去。

算起來,公主的兩次出征都有些不走尋常路的感覺。

第一次是直接跟著老師劉仁軌往百濟去,結果掃平百濟的同時,做官都做到她老師頭上去了。更是

() 在隨後的覆滅高麗之戰中盡顯她的軍事才能。

第二次則是陛下此前告知的主動請戰、奇襲吐蕃。

想來,周邊各國對於陛下有這樣一個用兵有方的女兒,應該要有些準備了,絕不會再給她以這等偷襲暗戰的機會。

在盛名之下,尚且年幼的安定公主真能承擔得住嗎?

不對,現在該當稱呼她為上柱國、輔國大將軍、右武衛大將軍、熊津大都督了,反而是那安定公主之名,或許只有“安定”二字最符合她的身份。

但不論她到底能否承擔得起這份加官進爵的厚望,起碼在此刻,眾人看到的依然是安定公主沉穩如昔的背影,用同樣平穩的聲線做出了答覆:“臣叩謝君恩,必不負陛下所望。”

在李清月接旨抬頭之際,目光有片刻與簾幕之後的皇后對視。

明明彼此之間都應該看不清對方的眼神,李清月就是覺得,阿孃正在用一種滿懷欣慰與欣喜的表情,看著她領受這份確然該當持有的功名。

有這份支撐,有那些跟隨作戰的下屬與士卒的支援,還有她在遼東領地上發展壯大的事業,就算因為這勳、階、官、爵具備的封賞,即將迎來更加可怕的風浪,她也沒什麼好怕的。

不止在今日朝堂上她不會因這份敕封詔書而失態,在詔書中所提及的“所司具禮,以時冊命”,也就是在除拜詔書下達之後有司負責製作冊書,而後舉辦的冊命典禮之上,她也絕不會有半分露怯的表現!

在重新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後,她還能隱約感覺到數道視線依然在朝著她的後背投來,像是想要知道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吐蕃一戰成果。

朝堂之上無法竊竊私語,讓他們討論個夠,但等到散朝之後,這份封官的詔令恐怕有得他們討論了。

可阿孃都不在乎那些對她協助執掌朝政的閒言碎語,反而藉著陛下的手將其送上了黃泉路,達成了二聖臨朝的結果,李清月也只覺得,在今日之後,真正聰明到審時度勢的官員,應該知道該當用何種態度來對待她們母女了。

而不是效仿上官儀、薛元超等人,走上一條不歸路!

……

暗潮湧動的朝堂之上人心各異,倒是禮官的聲音還在響起。

只是有著安定公主這個敕封內容的重磅訊息在前,其餘將領的封賞好像都顯得有些不那麼夠看了。

蘇定方的食邑新增二百戶,以及加官到他的兒子身上,已經是標準操作了。

隨同安定公主作戰的薛仁貴、黑齒常之、斂臂王女以及蘇定方平定西域戰線的阿史那卓雲各有將軍名號升遷。給出兵力支援的蒙舍詔王也有大唐官方欽定的封賞。

而其中最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