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這肘子可真香啊!”
廚房裡,林旭剛開啟蒸櫃門,一股濃郁的香味就從裡面飄了出來,香味中有蒸肉的味道,也有中藥的味道。
不過跟藥味濃烈的蘇造湯不同,此時的肘子經過了將近兩小時的蒸制,藥的衝味已經散去不少,聞起來有股柔和的藥香。
這股香味和肉香混合在一起,讓人立馬食指大動,連熬蘇造湯時一臉嫌棄的魏乾,此時也滿是詫異,不敢相信那麼衝的藥味,做出來的肉會這麼香。
“我去,這蘇造肘子有點東西啊。”
林旭笑著說道:
“畢竟是當年乾隆喜歡吃的菜,也是御廚張東官做了一輩子的菜,要是難吃的話,乾隆皇帝會吃嗎?”
跟別的美食傳說硬往乾隆身上扯不同,蘇造肘子確實是乾隆皇帝喜歡吃的一道菜,而且還記錄在了御膳底檔中,在乾隆南巡時,這道菜多次出現在御膳選單上。
要是不好吃,乾隆皇帝絕對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點名吃這道菜。
蒸氣散去,林旭戴上隔熱手套,將巨燙無比的肘子從蒸櫃中端了出來。
經過蒸制,盛著肘子的海碗上漂浮了厚厚一層油脂,這層油脂既能封住香味,又能封住熱量。
碗裡看似沒什麼熱氣,但要用手去端的話,絕對能燙出水泡。
林旭雖然有無情鐵手,也不敢冒然去嘗試。
而且大家都端著燙,就你面無表情,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還是老老實實戴上隔熱手套吧。
將一個個海碗端出來,林旭一手端著碗,一手拿著一個大漏勺捂在碗口,將碗中的湯汁連帶著油脂,全都倒進一個準備好的盆裡。
倒進去後,拿一個盤子扣在碗口,倒轉一下,將碗中的肘子扣在盤中。
做這一步的時候得小心點,因為此時的肘子非常軟爛,加上肉皮上全是花刀,動作稍微大點肘子就會散開。
肘子倒出來,成了肉皮朝上。
此時的肘子肉皮紅潤,看起來跟紅煨肘子很相似,但紅煨肘子是一個整體,而蘇造肘子表面卻滿是麻將塊似的花刀。
這些花刀與藥香味,成了區分紅煨肘子的重要標誌。
不過有一說一,越是這樣,越說明紅煨肘子和蘇造肘子之間有關係。
這很有可能是宮廷做法流出後,因為不知道正確的藥料配比,所以紅煨肘子的發明者就乾脆捨棄藥料。
同時為了降低難度,取消花刀,最終成了現在的樣子。
一個個肘子呈圓拱形趴在盤子裡,讓人一看就饞得慌。
但此時整道菜還沒做完,還不能品嚐。
“魏乾,你把那些燙好的油菜端過來,給這幾個肘子做個圍邊吧,我把這湯收一下,做個澆汁。”
林旭吩咐完,將剛剛潷出來的肘子湯一股腦倒進鍋裡,大火燒開。
這湯裡面一半都是油脂,所以此時不立即勾芡,而是用勺子不斷在鍋裡攪動,讓鍋裡的水分不斷蒸發,這樣粘稠度自然就會上來。
沒多久,湯熬得少了,林旭往鍋裡勾入水澱粉,略一攪拌,讓湯汁變得濃稠,然後便連鍋一塊兒端起來,開始澆汁。
正常來講,做澆汁的時候,是需要淋點料油或者蔥油以及豬油等配料的,但這道菜卻不需要,因為湯裡原本就有著太多的油脂,再加的話,多少有些適得其反。
此時魏乾也已經把圍邊擺好,林旭舀著做好的澆汁,小心淋在肘子上。
原本紅潤的肘子就非常誘人了,淋上澆汁後,肘子表面像是鍍了一層琉璃一樣,別說吃了,哪怕光看這賣相,就能把人的口水勾出來。
“我去,這賣相夠可以啊。”
魏乾徹底喜歡上這道菜了,原本覺得藥料味太濃,此時卻顯得恰到好處。
而且藥味的存在還降低了肘子的油膩感,哪怕不喜歡吃肘子的人呢,聞到這道菜的香味也會下意識想要嚐嚐。
今天一共做了六份蘇造肘子,林旭說道:
“後廚兩份,前臺兩份,剩下這兩份給客人吃。”
大家先一人一塊嚐嚐味道,要是好吃,回頭可以再做嘛,反正大鍋裡的蘇造湯每天都需要煮點肉或者做點別的,否則容易壞掉。
林旭吩咐完之後,用漏勺將蘇造湯裡的蔥姜挑出來,只留下藥料包。
蔥姜在湯裡浸泡時間長了會有臭味,所以要及時撈出來。
端著肘子來到外面,大家已經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