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直接說就行了嘛,這用不著扭捏。”
齊思明靦腆的笑了笑:
“我這不是怕拒絕嘛……你能不能幫我出個主意?”
林旭想了想說道:
“要不這樣,等會兒拍完影片,我替你旁敲側擊的問問邱總廚,看他啥態度。”
“行行行,太好了林老闆,這事兒要成了,甭說用麵點做摩托車了,就算讓我用麵糰捏臺邁莎銳出來,咱也不會拒絕。”
林旭:“……”
咋有種初中時候幫同學遞情書的感覺?
拜個師都這麼扭捏,回頭要是找物件可咋整?
也找個人在中間傳話嗎?
他換上廚師服,把所有工作準備妥當,順便跟剛吃過午飯的耿立山打個招呼,便開始錄製節目。
“大家好我是思明,這是我的搭檔邱總廚,上週第一期節目播出時,有熱心網友說林老闆只會做中餐不算本事,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原則,我們斥巨資採購了名貴食材,準備讓林老闆做一道西式餐品……看我們節目組多寵粉。”
雖然錄製節目的次數不多,但身為年輕人的齊思明很容易就掌握了節目,甚至還故意把全網皆知的鬥氣和下戰書說成寵粉福利,從開頭就給這場爭鬥定了調子。
站在中間的林旭笑著說道:
“我其實不擅長做西餐,儘量力求不翻車吧。”
工作臺已經擺上了今天要用的食材和配料,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中間盤子裡擺著的碩大鵝肝。
這鵝肝的個頭堪比一隻雞了,整體白皙,彷彿一大塊凝固在一起的白色脂肪。
看著這鵝肝,林旭不自覺就想起了人的脂肪肝,回頭可得注意飲食鍛鍊身體,要是自己的肝臟也滿是脂肪,那多可怕啊!
“這鵝肝是冰鮮,已經處理妥當,可以直接烹製。”
邱振華端著鵝肝介紹道。
過去做鵝肝,需要先浸泡去血,還要小心切掉鵝肝上的一些筋膜,這樣鵝肝吃起來才會有冰淇淋的那種質感。
不過現在,隨著工業化技術的引進,鵝肝基本上在屠宰場就做好了處理,不用再二次加工。
這樣的低門檻,讓鵝肝逐漸成了大眾食材。
林旭把要用的食材全都介紹一遍,接著拿起準備好的酸梅醬說道:
“吃鵝肝離不開醬汁,先教大家把醬汁做出來,然後咱再煎鵝肝。”
鵝肝的醬汁很寬泛,基本上只要是酸酸甜甜中稍稍透一點鹹味的,都可以配鵝肝。
他架上熬醬汁用的小湯鍋,將準備好的酸梅醬倒進去,再加入大半碗紅酒,開火進行熬製。
紅酒是鵝肝烹飪中必不可少的配料,不僅能增加鵝肝的酒香味,同時也能讓鵝肝吃起來更軟嫩細膩。
把酸梅醬熬製一下,用勺子反覆攪動。
等紅酒的氣味揮發得差不多時,往鍋裡放入一點點大粒海鹽和一小勺白糖。
再次攪拌均勻,用漏勺打出酸梅的果核,繼續熬煮到粘稠,倒進一個玻璃碗中備用。
接著林旭把青蘋果去核,切成八毫米左右的厚片,又準備了幾片面包,最後將那塊鵝肝拿過來放在案板上,開始分解。
鵝肝的分解比較講究,不能太用力的切,那樣會破壞鵝肝原本細膩的質地。
得用薄片刀來切,切的時候還要把刀用開水燙一下,利用刀身上的溫度把鵝肝切開,或者說叫化開。
這會兒的鵝肝不管觸感還是質感,都像是剛剛凍硬的奶油。
用手稍微碰觸一下,表面就有融化的跡象。
所以專業的人切鵝肝,甚至還會特意把手往冰水中蘸一下,降低手的溫度,以此來避免鵝肝融化。
不過林旭沒這麼做。
他覺得美食可以有儀式感,但不能被儀式感綁架。
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把鵝肝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一厘米厚的片,切好放進一邊的盤子裡。
鵝肝切好,林旭又拿來一個齊思明做的手工麵包,同樣切成一厘米厚的片。
一切準備就緒,架上平底鍋,鍋裡放入黃油,燒熱將麵包片和蘋果片放進去,開始煎制。
“麵包是鵝肝的黃金搭檔,尤其是煎鵝肝,不管怎麼做,最後在盤中墊底的,都能見到面包的身影。”
林旭煎麵包時,齊思明在旁邊講解著步驟。
邱振濤笑著說道:
“鵝肝有很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