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那多不好意思啊。”
一聽這語氣就知道是饞了,林旭衝旁邊的幫廚說道:
“去看看上面的燜飯還有多少,用打包餐盒給這幾位大爺大媽都盛點嚐嚐。”
說完,他把滷湯表面的油撇開,看了看裡面燒雞的成色:
“還得十來分鐘,大家稍等哈,今天燒雞有點多,浸泡的速度可能慢了點,不過馬上就好,彆著急。”
雖然這會兒撈出來賣也沒什麼,但穩妥起見,林旭還是決定再等十分鐘。
好飯不怕晚,好燒雞也不怕泡。
多泡一會兒,燒雞吃著口感更油潤,香味更濃郁。
沒多久,幫廚提著一個袋子過來,從裡面掏出了幾個打包餐盒和幾雙一次性快子,視窗負責收費的收銀員一份份的遞了出去。
很快,外面就傳來了街坊們的讚歎聲。
都在誇燜飯做得好吃。
香而不膩,油潤可口,海鮮的鮮味和豬肉的香味完美結合在了一起,而胡蘿蔔丁和青豆,在增加口感的同時,也保證了營養和維生素。
什麼是好飯?這就是了。
“小林老闆,這燜飯店裡賣不賣啊?”
“暫時沒有上新的計劃,不過您要是哪天趕上了,可以跟我們員工一塊兒吃,我估計最近會做幾次。”
燜飯不適合在店裡上,這個飽腹感太強,也要不上價。在店裡上新後,會影響其它菜品的銷售。
身為門店老闆,要懂得取捨。
不能覺得啥好吃都一窩蜂的往店裡上,這麼搞一下,門店早晚會垮掉。
沒多久,林旭把滷湯表面的油脂撇到盆裡,開始往外出燒雞。
經過了昨天的適應後,這活兒現在徐新華都能勝任。
鄰居們看著新出鍋的燒雞,臉上帶著欣喜,開始報各自要買的數量。
等他們三三兩兩的提著燒雞離開後,別的鄰居也湊了過來,也要買燒雞嚐嚐。
老燕京人住大雜院習慣了,吃了啥好吃的都喜歡往外說,別的鄰居一聽,好傢伙,就你吃得起燒雞是吧?我也買!
買回去一吃味道居然還不錯,便成了林記的擁躉。
燒雞全都撈出來,徐新華把用活水泡了大半上午的雞肝撈出來控幹水,隨即倒入了做燒雞的滷湯中。
開小火用滷湯煨著。
不用燒開,保持八九十度的樣子就行。
做肝臟這類比較柔嫩的食材時,如果大火沸騰烹煮,會讓食材變得又柴又硬。
但如果是小火煨著出來的,那就算熟了,依然會保持柔嫩的口感。
肝臟下鍋後,林旭看了看,將之前撇出來的油脂一股腦倒了進去:
“肝臟沒啥油水,得放點油進去,這樣口感才更油潤。”
說完他拿著吃完的空碗,回樓上去了。
上午十一點,顧客們再次來到林記美食。
國慶七天節日,有人出去玩耍,有人回老家探親,但也有人選擇哪都不去,躺在出租屋的床上好好把平時虧空的睡眠補回來。
睡醒了懶得點外賣,想到平時沒時間去吃的美食,便洗漱一番,換上乾淨衣服,乘坐地鐵挨個兒品嚐平時圈起來的那些美食。
林記美食,就是其中之一。
“一小碗油潑面,半隻燒雞,再來一小份薑汁蓮藕。”
“三份家鄉炒麵,一份壓豬頭肉,一份乾煸豆角。”
“兩碗番茄雞蛋麵,三碗茄丁面,再來一大份燒餅夾牛肉,一份蛋黃焗南瓜、一份豉汁排骨。”
“一份清蒸鱸魚、一份小炒黃牛肉,三碗米飯。”
“……”
顧客們各自報著想吃的菜品。
報完又看了看別人桌上的菜,有喜歡的就問服務員是什麼菜。
在林記,不用擔心服務員瞎推薦,因為所有菜品,都是她們吃過的,而且吃過不止一次。
有時候顧客們說不出想吃的菜品,就把自己喜歡的口味說出來,讓服務員推薦。
從開業到現在,還沒人踩到坑呢。
等餐的時候,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墩墩了。
從沒想過,這個平時面對顧客一臉臭屁的小傢伙,居然會那麼乖巧。
不少人都去服務檯那兒跟墩墩合影。
小傢伙再次恢復到了一臉臭屁的樣子。
不拒絕,但也別想配合。
曾曉琪她們吃過午飯,閒著沒事,跟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