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梁剛如此說,副將急了,“將軍,徵北軍既然能殺入城中,紀靈將軍的大軍八成已經被擊潰了!我們若不投降,到時只有死路一條!”
“可是……”梁剛仍然有些猶豫。
“將軍,從未聽聞徵北軍有虐殺俘虜的傳聞!你不必為此擔心!”
梁剛搖了搖頭道:“我仍然不放心,除非他們的領軍大將在軍前承諾!”
副將皺了皺眉頭,然後道:“那麼我們就向他們提出要求,看他們怎麼說!”梁剛點了點頭。
隨即副將來到軍前,對圈圍著他們的徵北軍揚聲道:“我們將軍願意放下武器,不過我們將軍希望貴軍領軍大將親自前來!”
聽到這話,高順不禁皺了皺眉頭,稍一思忖便回應道:“可以!不過若你們敢趁機耍花樣,就別怪我徵北軍辣手無情!”副將連聲道不敢。
徵北軍好整以暇地圍住袁術軍,而袁術軍卻在焦急地等候著。
約莫一刻鐘後,張遼策馬來到。
“怎麼回事?”張遼問道。
高順朝張遼一抱拳,然後道:“袁術軍約萬餘殘軍被我軍圍在此處,我勸降他們,他們雖然願意放下武器,但要求先見到將軍。”
張遼點了點頭,策馬走到軍前,揚聲道:“我是徵北軍大將張遼,我可以保證,你們若放下武器,我軍絕不會傷害你們!”
數員部將一起將目光投向梁剛,先前那名副將說道:“張遼是大將軍陳楚的義弟,他既然都保證了,你還不放心嗎?”其他部將不禁贊同地點了點頭。看來,袁術軍將士大部分都不想再戰了。
梁剛看了手下一眼,嘆了口氣,策馬朝外面走去。徑直來到張遼馬前,翻身下馬,拜道:“降將梁剛拜見張將軍。希望張將軍能遵守諾言。”
張遼鄭重道:“你放心,我們徵北軍從來不會濫殺無辜!”
隨後萬餘袁術軍殘軍全部放下武器投降。
繁華的徐州城在經過兵禍之後,顯得滿目瘡痍。
徵北軍在清除了袁術軍殘部之後,開始清理屍體滅火救人。
徐州的百姓在驟見這些黑衣黑甲的軍士之時,心中分外驚恐,不過當他們發現,這些軍士不僅沒有像袁術軍那樣騷擾他們,而且還在積極地滅火救人之時,心中的戒懼心理迅速消退。開始有百姓走出家門來幫主黑甲軍士滅火救人,慢慢地出來幫忙的百姓越來越多。
張遼帶著百餘名親兵往刺史府而去,看見他的百姓紛紛下拜,叩謝救命之恩。剛開始時,張遼還會下馬去扶跪拜的百姓,但隨著跪拜的百姓越來越多,張遼就只能用點頭來回應這些激動的百姓了。
將到刺史府時,一名徐州軍的軍官策馬來到張遼馬前。一臉恭敬地抱拳問道:“請問可是張遼將軍?”
張遼抱拳回禮道:“我就是張遼。”
軍官立刻露出驚喜之色,隨即翻身下馬,跪稟道:“小人是刺史大人軍前校尉,特奉大人之命來請將軍。”
張遼笑道:“我正好也要去刺史府見陶公。將軍請帶路。”
這名校尉立刻重新跨上戰馬,然後朝張遼抱拳道:“請張將軍隨小人!”語罷便調轉馬頭在前面引路,張遼一行人跟隨在後。
片刻後,來到刺史府。此刻,一個面容和善的老者正帶著一幫文臣武將在大門口等候了。
一見到張遼到來,眾人不僅流露出驚喜的容色。那老者首先上前,抱拳鞠躬道:“在下徐州牧陶謙,不知這位將軍如何稱呼?”
張遼下馬抱拳道:“在下張遼。”聽到張遼自報家門,眾人雙目更加一亮。
“原來是張遼將軍!張遼將軍是我徐州的大恩人,請受陶謙一拜!”說著,陶謙便要像張遼下拜。
張遼連忙扶起陶謙,謙虛道:“陶公不須多禮!陶公身為長者,品秩又在張遼之上,遼怎敢受陶公如此大禮?”
陶謙頗為感動,握著張遼的手,感慨道:“張遼將軍縱橫天下,英名如雷貫耳,卻想不到竟如此謙和!”
張遼微笑道:“陶公過譽了!”
陶謙親熱地牽著張遼的手,引張遼見了他徐州衙下眾僚屬,眾人紛紛恭敬地朝張遼行禮,張遼則一一回應。
見過禮後,眾人簇擁著把臂而行的陶謙張遼走進刺史府。然後是張遼的親兵。
刺史府內是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僕役婢女正在打掃,還有一隊隊計程車兵在周圍穿梭跑動著。
看見披堅執銳氣勢不凡的張遼,僕役婢女們紛紛低聲議論起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