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之外的洛陽王宮臨德殿。
陳楚收到張飛轉發來的有關羅斯國內的情報。此時,已經是半夜時分了。陳楚在得到訊息後,立刻離開了孫仁的香榻,急匆匆地朝臨德殿而去。孫仁撅了撅紅唇,嘀咕了一句。
陳楚來到臨德殿的時候,賈詡和魯肅兩人竟然已經在等候了,原來留守在洛陽的這四位內閣大臣為了能夠處理一些半夜抵達的緊急公文,因此一般晚上會有兩人在朝房內休息。
“陛下。”兩人一起拜道。
“兩位先生都在啊!是否有關於羅斯的飛鴿傳書?”
魯肅當即將兩份飛鴿傳書呈了上來,介紹道:“一份來自翼德將軍,稍早,另一份來自北方都護府,稍晚!”
陳楚點了點頭,分別看了兩份飛鴿傳書。抬起頭來對兩人道:“這兩份飛鴿傳書內容大體相當,看來羅斯國內的烈策族果然發生了叛亂!”
“陛下,這可是一個好機會啊!”賈詡抱拳道,眼中閃著精光。
陳楚點頭道:“文和的意思我明白!我們暗中扶植烈策族,同時藉此煽動羅斯東部各族的叛亂!”
賈詡抱拳道:“陛下英明!”魯肅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陛下,我大秦經過多年內戰,方才一統,現正在休養生息的關鍵時刻,實在不宜輕起大戰!而羅斯遠非當年的諸侯或者周邊效果可比,在周圍小國中語氣博弈尚不會引起全面大戰,然而若我們直接干涉其內部,只怕大戰不可避免!還請陛下三思!”
陳楚不禁猶豫起來,來回踱著步。陳楚知道魯肅所言有理,目前整個大秦都處在休養生息的關鍵時刻,倉促大戰無疑將影響整個國家發展的步伐,以致拖累將來的大目標;然而正因為羅斯勢力強大,並且正在崛起,因此更加有必要遲滯羅斯的步伐,讓其內部出現動盪和分裂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陳楚停下腳步,命令鐵衛將反映整個北部疆界的沙盤拼起來。片刻後,一座反映整個北部疆界沙盤出現在眼前。
陳楚的目光在沙盤上搜尋著。賈詡會意,指著後世的貝加爾湖道:“烈策部落世代居住在北海地區,數百年前他們臣服於匈奴帝國,不過當匈奴本部被衛青、霍去病兩位大將軍擊破後,便遠遁北方,落腳於北海北岸,直到今天。陛下可能有所不知,這烈策部落在鮮卑未被陛下大破之時,曾短暫地臣服過鮮卑部落!”
陳楚流露出恍然之色,“原來如此!”
陳楚的目光落在北海地區,道:“此處距離我北方都護府倒也不遠,如果要干預,在地理上也不吃虧!這烈策部落實力如何?”
賈詡看了魯肅一眼,後者道:“烈策部落人口二十萬,皆能騎馬彎弓,如果全面動員,起碼可出十五萬之眾!”
陳楚倒也不感到意外,與遊牧部落打交道的日子也不短了,對於遊牧部落的情況還是非常瞭解的。
陳楚喃喃道:“這遊牧民族向來好勇鬥狠、勇猛善戰,羅斯人只怕難以在短時間內平定這一場內亂!”
賈詡、魯肅點了點頭,魯肅抱拳道:“羅斯東部諸部落中最大者有四,其中之一便是烈策族,另外三族分別是蝤蠐族、虎族、北鮮卑族,後面這三族中的北鮮卑族與烈策族的經歷類似,而蝤蠐族和虎族則與兩族完全不同,應該是自古以來便生活在北方雪原的部族,一直以來蝤蠐族、虎族相互交好,而烈策族與北鮮卑族關係匪淺,這四族之間時常發生爭鬥!如果羅斯本部大軍平亂,則被鮮卑族在這樣的大勢面前只怕根本就不敢輕舉妄動!~”
“這羅斯東部還有這麼複雜的情況!”陳楚不禁詫異地道,“這蝤蠐族和虎族的實力如何?”
魯肅回稟道:“蝤蠐族人口三十萬,虎族人口二十五萬,實力俱都強於烈策族,而北鮮卑族人口與烈策族一樣,二十萬。”
陳楚不禁皺了皺眉頭,“如此看來,烈策族這一次的只怕難以有什麼做為啊!”扭頭問賈詡道:“文和,你怎麼看?”
陳楚原本以為賈詡會放棄原來的想法,卻不想他竟然斬釘截鐵地道:“陛下,詡仍以為應該干預!”
“哦?”
賈詡解釋道:“關於干預的理由,詡便不再累述了,只說說條件。表面上看,烈策一族的處境確實非常不利,不過有幾點需要注意,一,羅斯在東部所採取的政策並不合適,而且時常欺壓這些部族,因此諸族與羅斯之間可謂貌合神離,烈策族長妻子之事雖然只是烈策族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只怕也對其他部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人們會想,今天是烈策族長的妻子,那麼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