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曹軍騎兵才一調轉馬頭,便看見無數呼嘯的騎兵已經在眼前了。騎兵將士們來不及細想,本能地吶喊一聲催動戰馬迎了上去。隨即雙方騎兵交織在一起混戰起來。雙方騎兵交錯而過,刀光過後,有騎兵從戰馬上栽落。鐵蹄踏過墜馬者的身體,令人毛骨悚然的骨裂聲和著淒厲的慘叫聲在夜空中迴盪著。
交戰了片刻,太史慈吃驚地發現面前這支徵北軍的騎兵隊人數起碼在他三倍以上。此刻,徵北軍匈奴軍團的騎兵已經控制了戰場的主動權,曹軍輕騎兵被分裂成了數個部分,正在苦苦支撐,只有虎豹騎還打得有聲有色,不過他們在優勢敵軍的面前已經露出了頹勢!
就在這時,處在後方的五千匈奴騎兵突然分成兩隊分左右朝曹軍側後繞了過去。太史慈雖然發現了這一情況,但是他根本就無力阻止!
五千匈奴騎兵繞道正在苦苦支撐的曹軍騎兵側後,不過並沒有立刻發起衝擊,而是使用熟練的騎射技藝對曹軍騎兵實施攻擊。呼嘯的箭雨次第朝曹軍飛奔而去,隨即雨打芭蕉葉般的聲音驟響起來,曹軍將士紛紛慘叫著落馬!
受到箭雨攻擊的曹軍輕騎兵登時大亂,露出崩潰的跡象,虎豹騎雖然依舊戰意高昂,不過此刻他們已經傷亡慘重了。
受到箭雨攻擊的曹軍輕騎兵登時大亂,露出崩潰的跡象,虎豹騎雖然依舊戰意高昂,不過此刻他們已經傷亡慘重了。
太史慈將兩名吶喊著攻過來的匈奴騎兵挑落下馬,掃視了一眼眼前的情景,眉頭一皺。這時,又一波箭雨飛射過來,曹軍將士紛紛落馬,輕騎兵眼見就要崩潰了。太史慈揚聲喊道:“全軍隨我來!”語落,猛地調轉馬頭策馬朝中軍方向急馳而去。曹軍輕騎兵立刻捨棄戰鬥朝南面奔去,非常慌亂的樣子,太史慈見此情景眉頭一皺,但卻無可奈何;此刻曹軍虎豹騎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約百餘騎自覺留下來以纏住匈奴騎兵,另一部大隊則隨同太史慈朝南邊衝去。
繞到曹軍側後位置的匈奴騎兵又發射了一波箭雨,太史慈和虎豹鐵騎揮動兵器格擋迎面而來的箭矢,箭矢打在虎豹鐵騎的重甲之上,發出叮叮咚咚的脆響聲,相當一部分箭矢當場就被彈飛了出去。太史慈率領虎豹鐵騎揚蹄飛奔,殺氣騰騰。
眼見虎豹鐵騎已經衝得近了,匈奴騎兵撇下弓箭抽出環首刀(匈奴騎兵的裝備同真正的徵北軍騎兵的裝備並不一樣)呼嘯著迎上試圖突圍的曹軍虎豹騎。雙方騎兵呼嘯對進,就如同兩個即將碰撞的浪頭一般。
轉眼間,兩個浪頭猛然撞在一起,鏗鏘之聲、嘶喊聲、慘叫聲登時大做,火光急促地亂晃,刀光在此時顯得非常混亂,雙方士兵的臉龐不斷在這混亂的刀光中閃現,流露出瘋狂、恐懼、不甘等各樣神情。
此刻,這一處戰場的情形就像一隻大葫蘆,戰場分成了兩個部分,戰鬥進行的一樣慘烈。曹軍輕騎兵已經完全崩潰,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四下奔逃。
隨著戰鬥的持續,匈奴騎兵憑藉著人數的絕對優勢,逐漸壓縮著虎豹騎的活動空間。虎豹騎吶喊著奮力廝殺,氣勢未有絲毫減弱;匈奴騎兵雖然在場面上佔據了優勢,但是內心卻非常震撼。不過,這場戰鬥應該是不會再有什麼懸念了!
在關鍵時刻,太史慈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見他揮舞長槍一馬當先,所過之處無人能擋其一合,太史慈吼叫著向前猛突,匈奴軍的陣線在他的攻擊下出現了亂象。虎豹騎趁機發起反擊,硬是在匈奴軍的陣線上開啟了一個缺口,殘存的數百虎豹騎同太史慈一道衝了出去。
匈奴騎兵並未就此罷休,萬餘鐵騎沿著虎豹騎逃跑的方向迅猛掩殺。不過雙方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匈奴騎兵的戰馬顯得非常疲憊的樣子。
就在此同時,近兩萬匈奴騎兵已經擊破了還未來得及結陣的曹仁中軍,數萬曹軍正在潰退,匈奴騎兵在曹軍兵叢中揚蹄奔殺,曹軍將士傷亡慘重。
太史慈奔回到中軍,曹仁一看到太史慈回來了,先是一喜,隨即注意到他渾身的血色和頗有些狼狽的形象,不禁心頭一沉,急聲問道:“子義將軍,你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太史慈搖了搖頭,皺眉道:“輕騎兵已經完全崩潰,僅有數百虎豹騎隨我殺出重圍!”
曹仁雖然已經有所預感,但是聽到這話仍然不禁吃了一驚。
曹仁緊皺眉頭掃視了一眼眼前越來越糟的戰局,沮喪地說道:“看來只有撤退了!”
太史慈點了點頭,隨即問道:“那我軍已經衝入城中的將士怎麼辦?”
曹仁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我已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