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趕走了趙家人之後,李家便恢復了平靜。不過,大家卻非常的忙碌。
買荒地的手續李有金倆兄弟便忙著建雞場,李清怕家裡的銀子不夠,又去酒樓賣了兩個菜方子。賣菜子銀子來得快,可李清卻從來沒有打算以此為生,李清不是專門的廚師,會做的菜也那幾樣,所以,想要靠賣菜方子賺錢那就有些異想天開了。所以,李清才想給李家找一個長期的營生。
建養雞場的事是李有金倆兄弟在管,而且請的村子裡的人,包午飯那一餐,每天給二十個錢。錢雖不多,可是來上工的人卻是挺多的。基本上每家人都來了一個,甚至有些人家全家的男人都來了。每天有三四十來個,這煮中午那一餐都是非常麻煩的事。
李家如今有宋氏孫氏李小妹再加上李清四個女人,每天煮上三四十個人的飯菜也不是什麼難事。難就難在該煮些什麼,才能讓幹活的人吃得滿意。
讓李清安排一家人的吃食還行,可是讓她安排三四十個人的吃食就有些為難。李清自有自知之名,所以把每天吃食的事情交給宋氏和孫氏兩個媳婦安排,不過,唯一的條件就是要讓幹活的人吃滿意。
豬肉李有金買了好幾十斤,怕壞了,還在肉上面抺上了許多的鹽。
為了讓大家吃好,宋氏和孫氏準備把豬肉和土豆一起紅燒,這樣的話,雖說肉不能讓大家吃夠,但是跟土豆一起紅燒的話,土豆也會變得非常的好吃。
肉菜是豬肉和土豆紅燒,主食烙餅。當然這烙餅卻是不能全用麵粉,裡面參雜著玉米麵在這裡面。畢竟李家現在也不是什麼財主老爺,自家都不敢這樣吃。
不但烙了餅,還煮了稀飯,稀飯裡面還放了綠豆在裡面。這樣一安排,飯菜雖然不是頂好,但也算過得去。大家對飯菜都挺滿意的。唯一讓李清不滿意的便是李劉氏了。
她這位大嫂,每到快要吃飯的時候就到帶著小石頭一起來。她這樣做不用猜就知道,她是來李家噌吃。
李有銀他大伯他們一家子都在李家幫著建養雞場,她家的男人每天中午基本上都在李清家裡吃午飯,所以李劉氏每天來李家吃飯,李清也不好把她趕著。
“我說弟妹,你們每天都煮這幾樣來吃,你們也不嫌膩。”李劉氏一看桌上的飯,又是每天的那幾樣,便開始不滿的抱怨。
李清聽了這話直接丟給她一個白眼,看在他大伯的面子,李清不想跟這人計較。
李清不想跟李劉氏計較這麼多,可是宋氏聽到這話,卻不依。“大伯孃,要不你想吃什麼,你明天中午來幫著我們煮算了。”
“我那有時間來幫你們,我一天還忙不過來。”李劉氏一聽宋氏要讓她來幫忙,趕緊說道。生怕說晚了,真被宋氏拉來幫忙了。
“你看吃不吃,不吃就回去。”李大伯聽了李劉氏這話,覺得丟臉,立即對著李劉氏吼道。
李劉氏見自家當家的生氣了,便不敢再多說,這才坐下來安靜吃飯。
*******
李家的養雞場差不多建了十來天,這養雞場快要建好的時候,曾家終於來李家提親了。
曾家請媒人來提親,李清問過李小妹之後,便答應了下來。畢竟她不是李小妹真正的母親,對父母之命媒shuo之言什麼的,也不是那麼的根深帝固。李清還是比較欣賞自由戀愛,所以既然他們倆個小年青看對了眼,她沒什麼好反對。
倆家訂了親,就要開始給李小妹準備嫁妝。貧苦老百姓不像世家千金,那嫁妝從生下來便開始準備。貧苦老百姓好多因為出不起聘禮嫁妝,也不知道耽擱了多少年青男女。
比如說李大妹和趙家女婿,他們就是因為出不起聘禮嫁妝的原因,才會結合。雖說趙家女婿為人老實忠厚,可是趙家人卻是非常的極品。要是李家條件好,能出得起嫁妝,說不定李婆子會好好的為女兒挑一門好的親事,而不是挑趙家那樣的隨便。
如今李家條件好了,李小妹出嫁自然要好好的辦一份嫁妝。為李小妹辦多少銀子的嫁妝,換著以前這事肯定李婆子自己做主就行了。可如今李清卻不同,如今李家有什麼事,李清卻是喜歡把大家聚在一起一起商量。因為今天是商量李小妹嫁妝的事,李清特意把李大妹一家排除在外了。主要是以防萬一讓李大妹心裡有疙瘩。
“今天把大家叫在一起,主要是來商量小妹的嫁妝。”李清開口道。“如今咱們家不像以前不能為大妹準備一份好的嫁妝,現在條件好了,自然要為小妹準備一份好的嫁妝。老大,你說說看,咱們該給小妹準備多少銀子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