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何必跟這廝廢話,直接打一頓板子扔進大牢不就得了?”
王二跟在林沙身後,很是不解問道。
“你不懂!”
林沙臉色沉肅沒有絲毫情緒波動,淡淡道:“李二名頭雖然不小,有不少勢力都願意出力捧他出名,可他不過只是未及弱冠的區區白丁而已!”
說著,他回頭衝著王二冷酷一笑,譏諷道:“真正厲害的,還是他那位唐國公父親,就連陛下對他也是無可奈何啊!”
李世民眼下他不會輕動,不是顧忌什麼‘真命天子’,而是眼下的李閥李淵才是主心骨,李世民眼下還嫩得很<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此時的李世民不過白丁一個,以林沙的權勢地位弄死他雖然會有麻煩,但麻煩也不會太大。
李閥成是關隴軍事集團的代表,一時潛勢力驚人不假,可李閥也沒勢大到不將幽州軍放在眼裡的地步。更別提林沙現在不僅執掌幽州軍,河北隋軍也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
想想河北出的幾位義軍首領,楊公卿,王須拔,魏刀兒,竇建德以及劉黑闥,顛峰之時個個手裡兵馬不下十萬眾。
只要林沙願意,隨隨便便就可招攬數十萬眾,稍加訓練培養便可成為精銳之士,燕趙多豪傑可不是開玩笑的。
李閥真的跟林沙全面交惡,不說最後能不能勝,就算勝了也是慘勝的結局,說不定還會因為實力嚴重受損,甚至一舉從關隴軍事集團的核心,變成了沒有話語權的邊緣角色。
林沙並不認為,李淵有這等肯捨棄一切的魄力!
前文就說過,李世民在後世的名頭響亮。但論及能力李建成一點都不比他差。差的只是在唐軍軍方的影響力,單單一個猶如******般的天策府,便使得李世民在人才方面的優勢力壓兩位兄弟。
可就是如此。在玄武門之變前,李建成依舊在奪嫡之爭中。佔據絕對優勢壓得李世民喘不過氣,最後不得不行險一搏這才有了玄武門之變。
這可不是明清時期,單單依靠皇帝李淵的力挺,就能夠將威望極高的李世民徹底壓制,要是自身沒本事一切都白搭。
可見,李建成也不是什麼泛泛之輩。
而李元吉英勇善戰,為人果決十分精明,無論是歷史上的評價。還是大唐世界中的表現都十分出採,也是難得一見的年輕俊傑。
可以說,李淵三個兒子都是人中龍鳳,少了哪一個都不是世界末日,隨隨便便就能拉出一個頂替。
也是因此,林沙沒有直接幹掉李世民。
此時的李世民,估計已經被慈航靜齋那幫尼姑看上,作為‘天定英主’的最大熱門,不然身邊也不會跟著三位一流顛峰實力的和尚暗中保護。
而李淵似乎也有意栽培這個二兒子,此次雁門關解圍竟然就這麼大大咧咧讓個還是白丁的二兒子出來撈資歷。
作為世子的李建成會怎麼想?
林沙沒興趣費心猜測。不過他會讓李建成按照他想的那樣,跟李世民提前掐起來,先讓李閥內部來個激烈內鬥再說。
還有李元吉那小子。是個炮仗性子,之前他在長安時就親身體驗過,正好也一併拿來給李閥內部搗搗亂。
當然,這些都只是小道,更確切一點說對李閥雖有妨礙,可是妨礙並不會太大,因為此時的李閥核心是李淵,至於他的三個兒子想要搶班奪權,起碼還得再努力個幾年時光。
唐國公李淵。眼下正擔任河北和山西撫慰大使,率軍在兩地大肆清剿叛亂。捷報頻傳倒是把身陷險境的隋帝徹底忘在腦後。
從這也可知曉,李淵並沒把楊廣放在眼裡<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事實也正是如此。好似李閥終於成功頂替楊氏皇族在關隴軍事集團中的代表地位,此時雙方已經勢如水火矛盾表面化,李淵便大大咧咧將心思暴露在陽光之下,偏偏楊廣拿他還沒什麼辦法。
三次遠征高句麗,儘管嚴重消耗了關隴軍事集團的實力,可楊氏皇族的勢力跟聲望也是一落千丈,楊廣再也不能做到像剛剛登基那會指點江山大權在握。
……
王二一頭霧水,不過他有個好習慣,想不明白的事情也懶得多想,只是好奇問道:“將軍,怎麼處置那姓李的小子?”
“先把雲定興那廝叫來!”
林沙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