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的窩在平北將軍府,默默的積蓄提升實力。
與此同時,幽州的口外貿易,在他的暗中支援下,得到了迅猛式的爆發。
當然,剛歷戰火的幽州隋軍,也沒有徹底安定下來。
北方邊塞,除了高句麗那個難纏的攪屎棍之外,也還有生活在東北平原的大中小型部落。
對這些邊塞外族部落,林沙可沒什麼好心思對待。
直接派出久經訓練的數千鐵騎,以拉練為名分成數支人馬,如潮水般向遼闊的東北平原一湧而入。
以戰養戰!以繳獲抵戰功!
還有俘虜的外族丁口,都是邊鄙之地的幽州發展所需要的資源。他可不像楊廣那廝,不要中原民力當回事,使勁壓榨結果把整個大隋江山都給搭了進去。
修路鋪橋,開挖礦山還有縫補城牆等等重體力勞動,有俘虜來的外族青壯便足以,為何偏偏要對中原民力大肆壓榨既而搞到民不聊生的地步?
林沙真有些弄不太懂,儘管他也當過皇帝,卻是不怎麼理解古代封建帝王的想法。
楚國公楊玄感掀起的叛亂,波及人數達數十萬,叛亂被強力彈壓之後,楊玄感跟一干心腹叛臣,自然是梟首以示眾。
可是跟隨的那數萬叛亂大軍,幾乎全是身強力壯的勞力,上至隋帝楊廣,下至負責剿平叛亂的將領,卻是眼可不眨一下便坑殺降兵數以萬計!
一邊是三徵高句麗時,隨軍將士和民夫不斷逃散,各地本應定時趕到的隋軍人馬也沒了訊息,一邊又是坑殺數以萬計的青壯降卒。
殺雞敬猴也用不著如此吧?
不僅楊玄感叛亂這邊屠殺降卒無數,就是江南那邊,王世充那廝也不是好鳥,誘降三萬叛亂義軍不說,要不是林沙一封公文及時發到,要他將俘虜青壯全部押解到幽州邊塞效力,只怕這三萬叛亂青壯同樣免不了被坑殺一途!
此時的大隋,一方面到處都缺乏青壯民力,一方面朝廷和各路軍隊,又毫不猶豫大肆屠殺地方亂軍青壯,簡直讓林沙無話可說<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他雖然不是什麼菩薩心腸,卻也做不到視人命為草芥。
幽州邊防少了數十萬隋軍吃喝嚼用,同樣需要大量青壯民夫運輸後勤輜重。
此時的幽州可是邊鄙之地,又是邊塞軍事重鎮,可不是後世的北大倉,一應物資補給都需中原腹地負擔補充。
數萬幽州邊軍,一年所需糧草軍資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每年幫幽州隋軍運輸糧草輜重的勞役民夫,數量達十萬計。
太平年景自有朝廷幫忙安排,可是眼下天下局勢動盪,北方各地蟊賊蜂起局勢糜爛不堪,就是正規的隋軍將士都時有逃散失蹤,更別提正常的勞役了。
眼下楊廣坐鎮長安還勉強能維持局面,但林沙也不得不防著一手,一旦局勢糜爛幽州隋軍可能失去穩定可靠的物資補給。
這是幽州隋軍上下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此時正是需要大量青壯民力幫忙整理道路,溝通與中原腹地聯絡的大好時機,無論於公於私他都不想輕易放棄。
與此同時,林沙又派遣數萬幽州隋軍鎮守鴨綠江江畔,並將遼東雄城牢牢掌握在手裡。
沒錯,此次大隋第三次遠征高句麗,不像前兩次一般一無所獲。
鴨綠江以北地盤全被隋軍拿下,就算當時傅採林俘虜了楊廣這廝,高句麗方面強力要求,卻都被林沙死死頂住就是不鬆口。
所以,此時的高句麗不僅實力損失慘重,就連地盤都損失不小,伸向東北腹地的爪牙,被隋軍毫不客氣全部斬斷,全被林沙牢牢掌握在手裡。
同時,新羅百濟等後世窩在朝鮮半島的小國,也得到了來自大隋幽州邊軍的大力支援,不管是物資還是軍械方面的支援力度都不小。
林沙也懶得理會他們是窩在一起狗咬狗,還是暗中達成了默契互不干涉,總之高句麗實力被嚴重削弱的同時,新羅百濟等小國實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雖然一時之間很難與高句麗抗衡,但扯扯扯後腿搞搞小動作完全不成問題。
原本,按照林沙的看法,少了楊廣這個冤大頭,幽州隋軍應該能有一段平靜時光休養生息發展壯大。
可惜他低估了大隋核心腹地的混亂程度,這不剛過了沒兩月的平靜日子,何大郎便拿著一份緊急公文和調令趕來平北將軍府。
“郎君不好了,陛下那出事了!”
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