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股浩然正氣必不可少,不然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威力也將會大打折扣!”
老嶽連連點頭一臉色贊同,林沙確實說道點子上了。
“而想要在體內養出浩然正氣,就必須按照孟子提出的行事做人標準要求自己,不說全然照搬起碼也要做到七八成!”
林沙說得輕鬆,老嶽的臉色卻很有些詭異難看,眼神閃爍好象十分糾結。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林沙搖頭晃腦唸叨了一遍孟子對浩然正氣的解釋,咂了咂嘴一臉嚮往:“真是強大到了極點的意念啊,‘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真要達到了這種程度不說群邪辟易那也是無往不利,單單靠氣勢就能壓制一干心懷叵測的宵小之輩興不起絲毫抵抗之念!”
“是啊,真真是強大之極的意念,想想都覺得難以抵擋!”
嶽不群被林沙一番言辭說得心頭髮熱,一臉嚮往介面道。
“所以我之前經常跟林平之說,凡是那些有底蘊的大派,不管是正道名門還是左道旁門都不可小覷,因為他們的底蘊傳承,其實就是最大的武學寶藏!”
搖了搖頭感嘆一陣,林沙又輕笑著說道:“說起來嶽掌門當真好福氣,所修《紫霞神功》與《養吾劍法》當真十分搭配,只要將兩門武功修煉到極至笑傲江湖輕而易舉!”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嶽不群很欠揍的搖了搖頭,嘴角的那抹得意卻是怎麼都掩飾不住,想到《紫霞神功》那令人髮指的提升速度,就忍不住一臉晦暗無奈道:“可惜嶽某沒有小友的天賦,想要將兩門功夫修至大成還不知需要多長時間!”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林沙搖了搖頭一臉不贊同,道:“練武本就是鍛鍊精神意志,無論心思動搖還是半途而廢都是取死之道,比如林家祖傳的《辟邪劍譜》或者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就是放在眼前,我也是半分都不會動心!”
他敏銳察覺,說到那兩門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功絕學之時,老嶽的眼神閃爍氣息有瞬間的不穩,心中暗笑出聲給了重重一擊:“就算轉修這兩門絕學,最多也就達到我眼下這等程度,以後將再無前進之望!”
“這是為何?”
嶽不群大驚失色,顧不得失態急聲問道。
如果沒有之前林沙那一番追求武道更高境界的言辭,老嶽說不定還不會在意,一切以實力為主其它就顧不得了。
可是現在林沙明明白白提出了絕頂之後更進一層的方法和猜想,而他自身所修《紫霞神功》和《養吾劍法》又是前程無限遠大的絕學,這時候讓他轉修《辟邪劍法》或是《葵花寶典》,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是否划得來。
“還能為何,這兩門神功都有重大缺陷嘛!”
林沙撇了撇嘴一臉不以為然,沒有理會老嶽一張陰晴變幻不定的臉孔,自顧自說道:“七十二路辟邪劍法我從小就會,比林家父子都使得熟練自然,等我境界提升了自然也有逆推其配套心法……”
嶽不群眼睛一亮豎起耳朵聆聽,只見林沙說著說著便搖了搖頭沒好氣道:“所推出的經脈執行路線十分怪異,稍有不慎便有走火入魔之虞,實在太過兇險最後不得不放棄!”
對老嶽隱隱的失望神色裝作視而不見,他轉而輕笑著說道:“不過在研究七十二路辟邪劍法之時,我倒是發現了一樁有趣之事!”
“什麼有趣之事?”嶽不群只是順著話頭問了句,可接下來林沙所言卻差點讓他把腦袋給氣炸了。
“聽總鏢頭說,他祖父曾是南少林僧人,後來不知何緣故還俗還練成了一身絕世武功!”
林沙裂嘴輕輕一笑,嘴角掛著讓人不爽的戲謔弧度:“可能那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就是來自南少林,可我就不明白了,南少林既然有此等神功絕學怎麼就沒聽江湖上有所傳言,他們也隱藏得夠深的!”
嶽不群聞言臉色好不難看差點咬破嘴唇,雙手攥拳指尖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