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家子,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之類的事情,這些弟子動用家族勢力幫襯一二不是問題。
武館的訊息十分靈通,一旦發覺有對晁家莊,還有梁山水泊不利的傢伙,武館能出面解決的直接解釋,不能出面的交有梁山水寇處理便宜得緊。
就是某些權貴眼紅晁家莊和水泊的鉅額收益,一旦動了歪腦筋也會被第一時間發現,然後在其還為動手之前,或者直接幫其消弭心中不切實際的念頭,又或者早早通傳晁家莊提前早好應對準備!
晁蓋也不是沒有官場上的關係,直接往鄆城縣令還有青濟兩州官衙有利益勾結的官員那一說,自然不用他親自動手就能把事情了結。
不知道是不是鄆城和梁山水泊這邊崛起太速的緣故,晁蓋這一年時間並沒有遇到解決不了的官場麻煩,日子過得平順賺錢賺到手軟!
本以來日子就會這麼繼續下去,不會有什麼波動,直到山東匪患大起,朝廷證據困難影響地方之時,才會有他真正出手的時機。
只是沒想到……
這日,他剛剛從梁山水泊裡的幾處碼頭巡查返回,跟身邊心門客輕鬆閒聊,氣氛一片安樂詳和。
他說話的物件,正是目前麾下第一打手,同時也兼任護衛之職的武松武二郎是也,眼下他還多了一個江湖綽號‘伏虎’!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使然,一年前武松得知自己並未打死鄉人,也沒被清河官府通緝,自是心急火撩跟晁蓋暫時告辭回家探望自家兄長。
結果這廝回清河時並未遇到麻煩,順利返回家鄉,可是他那兄長武大郎已不在此處。
原來武松雖然沒打死人,可那位受傷的鄉人家中豪富,找不到武松這廝報復,便將目標對準了武大郎!
武大郎是個軟和脾氣,又無權無勢無錢,哪裡受得了那家豪富鄉人家族的打擊報復,沒過多久就在家鄉待不下去。
武松探知情況自是大怒,恨不得殺上那家府上,狠狠保打打他們一通。
不過流落江湖的經歷讓他多少成熟了點,知曉如果再次惹上事端,說不定真會沾上官司,氣憤之餘並沒有找對方的麻煩,而是想盡辦法打探到自家兄長的下落,原來武大郎去了鄰近的陽穀縣。
武松一點都沒逗留,直接趕赴陽穀縣,結果在路上他依舊遇到了猛虎傷人事件,地方依舊還是景陽崗,這廝還是不聽勸連喝十八米酒,結果藉著酒勁大發神威將一頭猛虎活活揍死,得了個‘伏虎’稱號!
尋到陽穀之後,他得了當地縣令的熱情相待,不僅給足了打虎的獎賞,還許諾了他縣衙都頭之位。
如果換作武松沒遇到晁蓋之前,又或者他沒有投奔晁蓋之前,自然相當樂意接受這個任命,怎麼都成了縣衙官吏中的實權派,比照鄆城的朱仝和雷橫就知道有多風光有面子了。
可惜,武松是個信人,早早投奔了晁蓋,自是沒心思另投官府。在晁家莊的日子多逍遙自在,跟著晁蓋他的眼界開闊不少,知曉都頭不是那麼好當的,搞不好就替縣官老爺受過成了替罪羊。
他在晁家莊時,也跟朱仝和雷橫有過接觸交流,自然清楚想要做好都頭,除了自身實力夠硬之外,關鍵還要有不錯的家族勢力幫襯,不然很多事情都難以解決,處處受制相當受氣。
在陽穀,武松只是外人,別看縣令眼下對他熱情相待,可一旦出了麻煩事,第一個被推出當替罪羊的絕對是他!
所以,他毫不猶豫拒絕了陽穀縣令的邀請,只是請縣令老爺幫忙找到剛剛落戶陽穀的兄長武大郎!
兄弟相見自是一番激動不提,讓武松意想不到的是,自家號稱‘三寸釘枯樹皮’的兄長,竟然定下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嬌娘。
雖然對方只是大戶人家的丫鬟出身,可單單那一張美貌容顏,就叫人心生盪漾。
儘管心中感覺有些不對勁,武松卻是不好多說什麼,不過轉過後卻是叫兄長和還未過門的嫂子迅速收拾傢伙什,跟他一同前往鄆城定居!
當晁蓋見到武大郎以及他身邊極不相襯的美嬌娘潘金蓮時,心中很有些好奇,沒想到這兩位又成了一對,就是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發生那些叫人喜聞樂見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