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制到最低,到時候林沙再處理那些所謂文壇門閥就簡單容易得多。
於是,皇家學院鬧得轟轟烈烈,卻是隻收取了二百來平民家庭出身的蒙童。
其實,這樣正中林沙的下懷,他還真不樂意招收那些專門為了科舉上書院學習的書生,還是一張白紙一樣的蒙童好教導得多。
至於權貴以及富貴人家的子弟幾乎不來,那也對皇家學院的教學沒有絲毫影響,以後等這些蒙童全部成為符文修士之時,有他們後悔的時候。
一個學期三到四個月的學習,皇家學院招收的蒙童,除了學會了三百千之外,同時也學會了簡化神文十個。
經過一段假期的積累,然後再授以凝練精神的呼吸吐納之術,沒用一個月時間,這批蒙童已經可以開始學習簡單的符文製作了。
就這麼簡單!
這也是林沙敢於普及符文製作的原因,只要學會了十個左右的簡化神文,然後透過簡化神文之間的疊加勾連,便可以開始製作最簡單的符文了。
比如火符,除了以火之簡化神文為基之外,再疊加風字簡化神文,還有陽字簡化神文等等,按照標準凝神寫好,一張簡單的火符便製成了。
當然,以如此簡陋的模式製作成的火符,那威力也是相當感人的。一旦激發也就一個乒乓球大小火球飛出,能照明能暖手還能電火,至於攻擊威力那就略等於零了。
好在,由符文弄出的火球,用意念能夠控制他們的飛行方向,在某些時候還是相當實用的。
當然,符文製作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幾個簡化神文疊加之時,在筆畫和銜接上都有要求,這些只能讓蒙童們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直到徹底熟悉了才算成功,偶爾製成一兩個不算什麼。
整個一個學期的時間,除了簡單學習一下四書五經其中一本的內容之外,基本上都用在學習新的簡化神文,以及日日不綴的符文書寫練習上。
好在傳授的呼吸吐納之法能夠凝練精神力,對蒙童的腦域開發也有不小作用,只要成入門就會變得聰明機靈,靈智都在普通蒙童之上,學習普通的書本內容都相當快速,倒是沒有在外頭露出什麼破綻。
之前那幫緊盯皇家學院的勢力,眼見學院也沒什麼出奇的地方,逐漸放鬆了警惕,沒有錦繡監視下去。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蒙童們上了一年學,第二個學期即將結束時,蒙童中天資較高者,或者學習特別自覺努力的蒙童,已經可以正確的畫出最簡單的火字元,並順利的施放出了小火球!
這樣的進度相當之快,學有所成的蒙童,都被林沙派人好好保護起來,全部留校住宿,沒家長的孤兒自然無需多言,有家長的也跟他們的父母說道清楚,以後學院負責他們的所有衣食,每到節假如日可以讓父母家人到皇家學院見見自家孩子。
至於什麼時候這些蒙童可以離開皇家學院,起碼得有十二歲左右吧,而且四書五經都得背熟有個粗略瞭解,然後還得學上一門武功達到江湖上的三流水準,經過幾年時間的軍事訓練,有了自保之力方可。
而到了第二年,皇家學院又敞開了門招收蒙童教導。
這次,來的孤兒數量不多,還多是外地秘密送來的孩子,至於本地平民子弟數量突然多了起來。
怎麼說,都有了一年的觀察時間,看到鄰居或者親戚家的孩子,在皇家學院學有所成要說不羨慕怎麼可能?
於是再新的學期皇家學院招收蒙童時,自然十分樂意將自家不懂事的蒙童送入學院學習,起碼能認識幾個字也是好的。
至於權貴之家和富貴人家,依舊沒怎麼將皇家學院放在心上。
沒別的原因,皇家學院竟然沒有請一位當世大儒坐鎮,比起那些真正有底蘊的書院,在富貴人家眼中自然遠遠不如。
甚至,暗地裡還有嘲笑當今皇帝小家子氣的,竟然連一位知名大儒都捨不得請,實在太叫人失望了。
也只有平民百姓之家對此不甚在意,能有皇家學院這麼個幾乎免費的讀書地方,他們已經很滿意了好不好,至於有沒有大儒教導他們真的不在意,儘管心中也存了讓孩子考科舉鯉魚躍龍門的想法,可真的有這種決心的家長還是少數,目前還是能讓自家孩子有學上,能識字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