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經歷了黃巾之亂,以及之後短暫的諸侯爭霸,整個天下十三州神奇的恢復了平靜。
雖然小打小鬧的爭鬥不少,卻再也沒發生波及一州之地的大戰!
這一切,不是因為身在長安的天子劉協坐得穩當,也不是天下群雄突然熄了爭鬥之念,只因為佔據中原八州的大將軍林沙!
大將軍盤踞中原八州之地,猶如鼎定天下的定海神針一般,只要中原八州不亂,整個天下就亂不起來。
不管周圍諸侯是何想法,中原局勢穩定,就代表天下的局勢穩定!
就算諸侯最多,局勢最為混亂的江東之地也是如此,一改之前的混戰局面,幾大強勢諸侯各據一地默默發展,短時間內都沒有妄動刀兵的意思。
有大將軍林沙鎮著,天下十三州竟是顯出難得的寧靜,甚至比靈恆二帝矮位期間都要安寧。
大將軍林沙明明早有統一天下的實力,卻偏偏不出手,只一個勁發展中原八州轄地。
在他的潛心經營下,中原八州之地變得無比覆蓋,遠朝秦漢任何時期,民富國豐一派大治氣象,百姓安居百業繁茂,工商流通產品行銷天下,甚至就連西域諸位都有來自中原八州的商旅。
中原八州如此錦繡繁華,逼得天下諸侯不得不緊緊跟隨,大力發展治下經濟民生,不然治下的有錢人和百姓都跑光了,他還混個屁啊。
在大將軍的強力組合下,天下各大諸侯都開放了自家勢力地盤,允許百姓商旅自由流通,甚至就連稅率都定得一摸一樣。
不管暗地裡是什麼心思,明面上各地諸侯都表現得光風霽月,一切以市場還有民心論高下,並沒有在明面上使什麼手段阻擾百姓商旅流通。
如此情況,逼得各地諸侯,不得不使勁手段發展治下經濟民生,不然治下百姓可不會體諒他們的無奈,自然嚮往更好的生活。
於是,大將軍治下的中原八州之地,成了各地諸侯的學習目標,大把大把精英人才湧入學習,然後將‘先進’的治理經驗帶回治地,盤活當地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生活質量,以及改善周圍環境。
在如此熱火朝天的發展熱潮中,各地諸侯治下經濟發展迅猛,民生更是得到極大提升,整個天下十三州,顯示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
有識之士回顧身後,不由感嘆大將軍的手段,果然是仁義無雙真豪傑!
不動刀兵,只靠大勢便逼得各地諸侯不得不做出改變,大力發展經濟民生,輕鬆達成心中目的。
就算各地諸侯反應過來,也絲毫恨不起大將軍,還得讚頌大將軍的仁義之名,把百姓民生放在心中,不僅僅只是口上說說而已。
難得的,整個天下十三州,發展起來的勢頭極好,甚至超越了兩漢最鼎盛的宣帝時期。
不管各地諸侯,長安城的天子劉協和一干朝臣是什麼想法,天下確確實實一片繁華,百姓生活的環境也是前所未有的安寧,這是大將軍的功勞,誰也搶不走,也沒那臉免搶奪。
……
荊州連線南北,乃是中原地區極為重要的大州。
自從劉表當上荊州牧以上,聯盟世家整喝荊州勢力,讓原本頻繁動亂的荊州趨於穩定,經濟和民生都跟著有極大發展。
在諸侯討董之時,劉表的荊州實力冠絕一眾關東諸侯,就是跟董卓比拼,也有一撼之力。
只是可惜,劉表不知出於何等心思,並沒有參與諸侯討董聯盟,而是作壁上觀,白白浪費了更進一步的機會。
等到大將軍以強橫之勢統一中原八州,與荊州成了鄰居之後,劉表已經徹底失去翻身機會,只能戰戰兢兢活在大將軍的陰影中。
幸好大將軍不是貪婪之輩,也不喜妄動刀兵,拿下中原八州之後便一滿足,並沒有進一步擴張地盤的想法,叫劉表和荊州一干文武長鬆了口氣。
可作為大將軍的鄰居,劉表依舊錶示壓力山大。
特別是荊州門戶南陽,還在大將軍的強勢要求下,由荊州與大將軍府共管,心中的壓力更大了。
好在,大將軍並不是喜歡招惹是非之輩,答應的事情並無食言之意,之後近十年時光都沒有主動招惹,挑釁荊州的意思和想法。
相反,隨著中原八州經濟大爆發,作為南北商業交流重要中轉站的荊州,趁機大發其財,賺得盆滿缽滿富得流油。
也就是中原八州榜樣在先,劉表不願意讓大將軍專美於前,荊州州牧府狠是拿出了大筆銀錢,改善提升治下民生,還有各種基礎設施不落於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