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軍向朝廷投誠……
這一訊息傳出,頓時整個關中和西涼大地都震動了。
朝廷這一次難得大方了回,給李催郭祀張濟樊綢,甚至董卓女婿牛輔都封了雜號將軍,讓他們依舊統領各自兵馬,並沒有收攏兵權之意。
這一下,西涼諸將安心了,只是可惜了大將徐榮,在之前被王允活活坑死。
在林沙心中,李催郭祀張濟樊綢,外加牛輔都不及一個徐榮,這位可是西涼軍中真正的大將,武藝雖然尋常可統兵能力絕對達到了驚人程度。
不過人死了也就一切休提,林沙用短短几天時間處理了長安朝堂之事,然後分出部分精力接見一干西涼大將。
話說王允被趕出朝堂後,整個朝堂的氛圍都和諧了。
林沙這個大將軍,自然是接掌朝堂軍政要務的第一人選。
只是,百官顯然不太情願,連續出了董卓和王允兩位權臣,他們擔心林沙是第三個,實在是折騰怕了。
林沙二話不說直接表態,他對長安朝堂之事不敢興趣,百官自己看著辦,不過他也有條件,別沒事把手伸過界。
這次,他捅了馬蜂窩。
按照林沙的意思,擺明了是想要自立門戶啊!
這怎麼可以,要是朝廷的決議各地諸侯不認,那還是朝廷麼?
林沙可不管這麼多,私下裡直接跟小皇帝還有楊彪等幾位重臣說得相當清楚,朝廷手頭沒有足夠強大的軍力,更沒有充裕的財政實力,那什麼來統合約束已經起勢的諸侯。
他把話說得很明白,想要他低頭可以,朝廷的實力必須朝過他手頭的實力,不然就算他不開口,底下文官武將也不會答應!
到時候會有什麼結果,董卓和眼下的西涼軍,就是最好的例證!
小皇帝和楊彪等人自然難以接受,剛開始時還勃然大怒,直接質問林沙是何居心?
林沙呵呵一笑也不生氣,等小皇帝和朝中重臣冷靜下來,他這才悠然表態,朝廷權威已失,再說什麼廢話都是無濟於事。
除非朝廷的實力強過所有諸侯,不然根本就不用指望各地諸侯會老實聽話,包括他本人也是一樣。
你實力不濟,我憑什麼聽你的,你哪那麼大臉?
他話說得相當不客氣,把小皇帝和一干重臣氣得夠戧,甚至起了好幾次必殺之心。
可惜,也就是說說而已,就算他們心中對林沙起了殺心又如何,誰又能真的對付得了林沙?
實力不如人,也是無可奈何。
等他們徹底冷靜下來,林沙才笑言,關中三輔之地會給朝廷劃出大片區域經營,至於朝廷能經營成什麼樣子他不管。
以三年為限,三年過後朝廷要是沒什麼起色的話,那就按照他的安排行事,總之不會虧待了皇帝,至於一干朝臣的死活和前程他是不會管的。
小皇帝劉協來了興趣,儘管他對林沙的霸道態度相當不爽,可林沙願意聽取他意見的態度,又叫他十分高興。
不過是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就算經歷諸多變故,心思比同齡少年成熟又如何,說到底只是個孩子罷了。
見林沙這麼位聞名天下的超級高手,願意聽取他的意見,並且還擺出一副嚴肅摸樣,劉協心中就忍不住高興。
至於手頭權力嚴重縮水的事情,其實他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
之前無論是董卓專權,還是王允獨攬朝綱之時,小皇帝都只是擺設而已,好象整個天下跟他沒有絲毫關係一般。
有這樣的經歷,要他對天下有什麼具體概念,抱歉,還真沒有。
在他看來,林沙能給一片不小地方,讓長安朝廷治理已經很不容易了,之前百官什麼處境他又不是看不到,眼下的情況雖然與心理預期相差太多,卻也不是不能接受。
特別是數十萬西涼軍圍攻長安時,那時軍氣撲面嚇得百官膽戰心驚,都以為這次朝堂將遭遇血洗,擔憂自家小命不保,一點旁的心思都無。
現在有大將軍坐鎮,性命暫時無憂,百官的心思卻又活絡起來,也不想想大將軍林沙憑什麼給臉?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林沙擺明了態度,長安朝廷想要做什麼他不管,能拉來多少助力他也懶得理會,至於能將手頭地盤發展成什麼樣子,那就是他們的意思。
他們的手要是伸得太長,想要在他麾下攪風攪雨的話,就別怪他不客氣,直接剁了伸過去的狗爪子。
至於旁的諸侯,他懶得理會,長安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