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四十一章 意料之中起風雲(2 / 3)

好好利用,以後州牧府還是要收回來的!”

“君侯,那些蒙師呢?”

“空閒出來的蒙師,全部分散到還能開下去的蒙學館,正好那些蒙學館的蒙師數量有限!”

林沙早有準備,拍了拍桌案上的匯總資料,笑道;“這才多長時間,一下子關了大半蒙學館,倒是替咱們省了不少人力出來!”

閻忠無奈苦笑:“想做點事情,還真是難啊!”

林沙輕笑不語,心中卻是很不以為然,尼瑪開辦蒙學館的事情,明顯在翹動地方豪強的根基,他們要是能輕易放手才怪!

要不是州牧府強勢,地方官府已經被整理得差不多了,不敢暗中跟地方豪強聯手胡來,這次的事情不可能如請溫和就過去,還能留下兩百多到三百的蒙學館繼續存在!

有州牧府的存在,只要村鎮宗族自己不萎,地方豪強也不敢真的拿他們如何。單純的經濟手段效果還是不夠,可要使出激烈手段,州牧府不答應啊。

這是那兩百多不到三百蒙童館依舊存在的原因,畢竟某些比較有頭腦的宗族長老,還是很希望宗族能夠出些人才改換門風的。

對於教育,國人不管在什麼時代,都相當重視。特別是蒙學館有著明顯好處的時候,很多俘虜營周圍數百里的鄉鎮,都相當強硬支援蒙學館的建立。

林沙對這樣的結果,其實已經相當滿意了,還能留下近三百家蒙學館,等以後蒙童學有所成後,自然又會引發一陣風潮。

由俘虜營所在田莊,影響力慢慢擴散,先是百里然後就是數百的,相信用不了幾年就會蔓延整個豫州。

有些事情一旦開了頭,除非出手趕盡殺絕,在萬千百姓強烈的意願跟前,所謂的世家豪強也得退讓!

倒是透過在各地村鎮修煉蒙學館的機會,州牧府又派出施工大隊,對某些主要道路開始了拓寬和上三合土的動作。

豫州地方百姓和豪強,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只要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對於州牧府轄下的施工隊伍,不僅沒有排斥相反還十分熱情。

之前的道路疏通,水利溝渠修建,還有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都讓豫州百姓和豪強享受到了極大便利。

豫州的道路狀況是整個天下十三州中最好的,水利設施也是十三州中最完善的,同時各種基礎設施以及便民設施也是最多最好的。

然後,數年時間豫州成了整個天下十三州最富饒的州,商貿發達百業興旺,城鎮繁茂路旁無遺骸,鄉村生活水平太為提高,起碼不用擔心會餓肚子,這才封建時代是一項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在漢室風雨飄搖之際,豫州竟是一副大治之相!

不管豫州地方世家豪強心中有何盤算,總之對州牧林沙還是相當佩服的,不是每一個高官都有這等能力。

因為林沙的能力而受益的世家豪強不知凡己,有家族對此不以為意,該賺大錢依舊賺大錢,可一旦州牧府觸犯了他們的利益,儘管明面上不敢反抗,暗地裡小動作絕對少不了。

可同樣,心念州牧林沙之恩,最重要的是想抱上林沙大腿的世家豪強也不在少數。

他們為州牧府搖旗吶喊,有時候甚至不惜放棄部分家族利益,也要幫上州牧府解決麻煩。

林沙投桃報李,收納了不少這些家族子弟進入州牧府屬官行列,一旦能力得到認可,只要下面有空缺位置,林沙也沒有阻攔的意思,相反還會主動幫忙將其安置下去。

三年持續豐收,豫州谷豐庫滿,地方安靖市面繁華,起碼在表面上算是徹底穩定了,林沙有了空閒又把目光放在風雲激盪的雒陽城裡。

就在林沙忙著豐收和開設蒙學館的功夫,雒陽朝堂上的微妙平衡被打破,情勢已與之前大不相同。

也不知道何方高人給董卓出了主意,讓他有了插手皇權更跌,甚至獨攬朝政之機!

就在中平六年金秋九月,林沙正忙著在豫州收割稻穀雜糧時,董卓突然聯合部分朝臣,先是請調渤海王劉協為陳留王,然後還沒過足一月,他又率先提出少帝劉辯資質駑鈍不堪大用,希望徹換皇帝讓陳留王劉協上位!

一時激起千層浪!

皇位更迭又豈是臣子能隨便開口胡說的?

可這次不僅董卓開口了,甚至還獲得了大部分朝臣的認可,其中就包括以太傅袁隗為首的袁氏一系朝臣!

“狼子野心,真真狼子野心!”

朝堂上就不存在傻子,袁氏的此番表態,頓時叫朝堂百官看得清楚,心中頓時就起了別樣心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