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力會主動示警,只要不是太過馬虎,想要躲過這樣的暗算很簡單。
……
此役之後,南陽地區的黃巾之亂基本已經肅清。
剩下的都是小魚小蝦,由當地官府解決完全沒有問題,尤其南陽太守秦頡還是個有能力的幹吏,清理治下小股黃巾賊子完全不成問題。
只是這位本就出身南陽的郡守,受到地方豪強的牽制太過,尼瑪這才剛剛肅清了殘敵,就想著把俘虜的近八萬無辜百姓放走,哪那麼簡單?
秦頡也只是努力了一下,他本就知道根本不可能,見林沙剃度堅決有餓就沒有多說什麼了,反正該說的他都已經說過了,已經可以向地方豪強應付過去。
從南陽地方官府那得到一錢糧,林沙也不多留,率領押著近八萬俘虜返回原來駐地。
捷報訊息早在戰事結束後就送到雒陽朝廷,想來朝廷少不得一番震動,至於皇帝會不會升他的官爵,那就不是他該考慮的問題了。
朝廷和皇帝聞訊自然大為欣喜,南陽黃巾乃是黃巾軍幾大主力之一,如今竟然就這麼輕鬆被滅,無論皇帝還是朝廷都相當滿意。
想起黃巾初起時的浩蕩大勢,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官都驚得不輕,就算那些巴不得朝廷威信全失的陰謀家,可不願意見到黃巾賊真的勢大難制。
可之前官軍的表現並不如何,除了盧植有一番大勝之外,其餘兩路人馬,無論是皇甫嵩還是朱儁都表現得中規中矩,沒有亮點也無錯失,竟是跟黃巾賊玩起了拉鋸消耗戰。
這可不是百官和皇帝願意見到的結果,像林沙這次接受南陽戰線,幾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將南陽黃巾打垮全殲,才是靈帝和百官樂意聽到的好訊息!
這次朝廷對林沙的戰功賞賜不輕,直接封了其為南鄉侯,後將軍,持節,統管三大中郎將平叛事宜。
等到封賞落到林沙手裡,他此時已經返回原來駐地,按照之前的老規矩將八萬俘虜全部安排妥當。
他手頭有大錢糧,一點都不吝嗇,俘虜的伙食待遇還算可以,起碼比活活餓死強,甚至比他們不少人在被挾裹進入黃巾軍前的伙食都要好上一些。
百姓就是如此淳樸,只要有一口飯吃,不被逼得沒了活路,他們就會老實安分下來,對林沙吩咐下去的任務老實執行。
林沙也不客氣,直接把八萬南陽百姓分成若干分隊,然後散部在司隸前往南陽的的官道上修路搭橋。
本來以他後中郎將的官職,行此之事有些不妥,只是眼下正值戰時,不會有人亂嚼舌頭根子罷了。
現在好了,朝廷的封賞下來,他做此事便有名正言順的理由。
只是叫人惱怒的是,剛剛回來休整不到數日,皇甫嵩那便便傳來訊息,他跟黃巾軍另一大主力波才部直接對上了,因著兵力相差懸殊頻頻向後方求援。
也是,皇甫嵩手上兵力不過兩萬出頭,對上的卻是兵力膨脹迅速,達到了二十萬以上的波才部,能勉強支撐住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不算什麼,林沙聞訊後便召集兵馬準備前驅救援,很快朝廷要求他出發前往穎川戰場的命令也下來了。
可右中郎將朱儁有些不給面子,招呼都沒打一下直接拔營出發,等到林沙得知訊息時,朱儁部已經離開足有小半天時間。
這是什麼意思?
看不起人,還是覺得他這個後將軍沒資格指揮他?
林沙心中不爽,雖然表面沒有做什麼激烈反應,不過行軍速度一下子慢了下來,除了派出大量斥候嚴密關注穎川戰事之外,他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河北一線,盧植部與張角主力的戰鬥上。
張角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他著重盯著怎麼了?
他又沒有拖延皇甫嵩和朱儁部的糧草輜重,甚至還派出了足有萬人青壯的施工隊,緊急施工修理完善皇甫嵩部與後方的道路聯絡,他已經做得很夠意思了。
還想要他迅速趕去增援,做夢去吧!
尼碼不是號稱北地名將麼,那就做一番名將的功績來,看看在這個世界,皇甫嵩和朱儁,是不是還能活燒波才,一臉坑殺數十萬黃巾軍!
他可是聽說了,波才和張寶聯合在一起,手頭的黃巾力士足有五百之數,還有好些位在正史上都留有名號的黃巾出身大將,以及足足三位黃巾渠帥坐鎮!
面對如此強敵,他很看皇甫嵩和朱儁是不是依舊那麼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