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並且親自帶著弟弟檢視清楚。
一時間,西歧各地紛紛擾擾好不熱鬧,伯姬考的為人叫一干弟弟放心,對他的封地安排都相當滿意。
要不是現在西伯侯還健在,只怕一半左右的姬氏子弟就要直接趕赴封地當土皇帝了,就是如此暗中的佈置和手段也是頻頻使出,西歧各地竟是開啟了一種難得的大建模式。
可一干西伯侯府文武屬官卻是高興不起來,他們也不好責怪世子如何,畢竟世子已經表態,等分封之事完結,他就會啟程前往朝歌,替代受囚的父親。
這等純孝表示,不要說西伯侯府文武屬官,就是太姜這位曾祖母都說不出話,一干得了好處的弟弟們全都對敬服不已。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西伯侯子嗣都對分封感興趣,二子姬發便相當不滿,認為這樣嚴重削弱了西歧的實力,以後等父親過去後西歧的勢力將縮水嚴重。
同時他對大哥伯姬考的老實也很是不滿,暗地裡沒少埋怨伯姬考太老實,不知道敷衍了事,還傻乎乎按照朝歌的命令列事。
他這樣的表現,卻是全被早有準備的朝歌侍者打探清楚,然後透過散佈在西歧各地隱身多年的探子傳播出去。
就連本就心懷不軌的朝歌使者,對姬發的品行有了不屑之意,比起他大哥伯姬考這位卻是差遠了。
可能符合梟雄心性,但是還沒崛起能夠掌控自身命運之前,顯露如此涼薄心態,誰知道了都會不舒服的。
果然,姬發的名聲一落千丈,一干弟弟對他不滿之極,不僅因為這廝不贊同朝歌的推恩令,還有這廝表現出來的涼薄心性叫人心寒。
伯姬考作為端方君子,聽了傳言後一點反應都無,並沒有責怪姬發什麼。
可惜作為西伯侯府輩分最高的西伯侯祖母太姜,還有西伯侯母親太任,以及西伯侯夫人太駟卻是不滿了。
相比姬發,她們自然更家親近西伯侯姬昌和世子伯姬考,也別是當伯姬考表明態度即將前往朝歌替代父親西伯侯,這時猛然聽到姬發的不滿言論,心中好受得了才怪。
而且姬發表現出的涼薄心態也叫她們心驚,自然得好好教訓教訓,三位女性長輩紛紛把姬發單獨叫去狠狠訓斥一通。
這樣的結果自然把姬發搞得好不狼狽,一時宣告大損幾乎無法在弟弟們跟前抬頭。
誰也沒有察覺,隨著伯姬考按找朝歌‘推恩令’的意思把弟弟們的封地全部分派妥當,只等父親去了以後直接接手封地之時,西歧的氣運陡然下降了足足三分之一!
如此驚人變化,自然引起了闡教諸仙的關注。
這跟他們推斷的情況不一樣啊!
闡教十二金仙坐不住了,他們齊聚崑崙玉虛宮討論此事,最後決定不能按照‘預定’程式走,既然西歧的事情出現了偏差,那他們也得動一動,止住西歧繼續衰落下去。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點是如今正被囚於朝歌的西伯侯姬昌。
西歧可是他們挑選的人族大本營,以後封神大戰開啟後,要承擔響應的責任,反商的大旗由西歧高舉最為合適。
要是在這之前,西歧的聲勢一落千丈,到時候十二金仙將會付出更多,誰也不知如此行事,會不會給自己沾染新的因果業力?
這是他們想要極力避免出現的情況,首先西歧的聲勢和實力不能衰落得太厲害,否則他們就算不想頻繁出手也得硬著頭皮上了。
十二金仙一致認為,先把西伯侯弄出朝歌,讓他回去整頓直屬領地事務,至於封神之戰什麼時候開啟,那就讓商朝來決定,如此以後西歧反商也有個說得過去的藉口。
至於如何從朝歌救出西伯侯,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姬昌不是有一位義子在雲中子那修煉麼,就派他前去救人好了,理由都不用找。
而就在同時,處理妥當西歧‘推恩令’之事,伯姬考沒有再耽擱,帶著幾樣希世珍寶在一隊西歧將士的保護下,直接趕赴朝歌替換被囚禁的父親。
如果他知曉闡教十二金仙的想法和舉動,只怕以其醇厚心性都會忍不住破口大罵,這不是逼著西歧造反麼?
此時的大商國力蒸蒸日上,西歧雖然也發展得不錯,可與大商根本就沒法比,這時候跟大商硬拼,在正常人眼中看來就是自尋死路,他們又不知道隱藏在西歧背後的仙神勢力到底有多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