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的商人後代成長起來,大商對那一片區域的掌控力度,便會上升一個層次。
這是看得見的薅鋤,儘管應少師林沙之請,此時朝歌還沒有向東夷地方徵稅,可等免稅期限一過,根據少師府和朝歌派員的說法,每年的稅收將相當可觀,能讓朝歌的朝政實力更上一層樓。
如此能耐,又豈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這樣的大好局面,帝辛也不想因為換了主事人,而出現巨大波動,甚至半途而廢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少師林沙採取的是粗放式管理,只是在每年年初劃定一個大概目標,分派給東夷各地駐軍將官,後面的事情林沙一概不理,只要不做得過分搞得天怒人怨就成,他只在當年年底檢查任務完成情況。
完成者賞,沒完成的自然少不得一通訓斥責罰,還是當著一干同僚的面。
一般的朝中重臣,哪有這麼大膽子衝著一干駐軍將官如此做派,只怕早就被暗地裡尋個機會做掉了。
帝辛特別滿意這點,少師林沙如此行徑,擺明了沒有掌控東夷的意思,就跟外派出去的大諸侯一般,下面的各地駐守將官就是小諸侯,平時互不干擾幾乎沒有可能擰成一股繩。
換了旁的重臣接手,天高皇帝遠的誰知道他們又是個什麼做派?
無論是帝辛還是朝歌方面,都不樂意剛剛滅了東夷,結果又親手培養出一位大諸侯,那可就鬧笑話了。
只是,大王子的教養也十分重要,帝辛還想培養出合格的繼承人呢。
“太師,你有什麼好建議沒?”
頭疼的帝辛,招來太師聞仲直接問道;“許多人都建議由少師教導大王子,本王也有此意,只是東夷那邊的事情……”
“大王何不叫少師過來,當面問清楚他的想法?”
聞仲沒有說出心中想法,而是提出了一個叫帝辛意外的建議。
帝辛哪知,聞仲雖然不知林沙已是金仙大能,卻是出於本能對同等實力修士的尊重,才會有這樣尊重的態度,要是換了黃飛虎看他還會如此做派不?
外頭的風言風語,林沙自然有所聽聞,不要忘了他手下還有一家源源不端替商軍培養中低階將官的知名武館,弟子遍佈整個朝歌,訊息靈通得很。
他對教導大王子殷郊秉承可有可無的態度,帝辛願意的話他不介意再多教導一個小孩,不樂意的話他也不會有什麼別的想法。
至於有人想要摘東夷的桃子,他也不甚在意。對於主持東夷大局,他的態度依舊可有可無,有沒有都不重要。
眼下他關注的事情,乃是自身的實力增長,至於旁的細枝末節,對他而言真的都是浮雲。
實力不足,以後大難來臨,任他有多大權勢富貴,到最後不過是風流雲散的下場,說不定連上封神榜的機會都無。
實力足夠,他就是一直隱居深山,放眼三界誰又敢不將他放在眼裡?
區區一個大王子的教導之責,對他來說真的沒什麼。
只是沒想到,帝辛竟然還派人把他尋去王公,特意說了此事詢問他的意見。
“全憑大王指示!”
林沙哪回主動攬事,又把皮球踢了回去,反正他對帝辛提出的任何一條要求,都沒什麼太大的興趣。
“那就折中一下,少師不妨辛苦一點,半年主持東夷大局,半年回朝歌教導大王子如何?”
帝辛倒是突然想出一個主意,越想越是滿意急忙開說說道。
當然也只有林沙才能接下如此任務,他有變化大鵬之術麼,來回東夷駐地和朝歌不過數日功夫,要是換作他人單單在路上花費的時間,便以年計算。
林沙毫不猶豫應下,倒是省了帝辛一番勸說苦功,加上太師聞仲討論了一下時間區劃,很快就把事情定了下來。
很快,訊息便傳遍了朝歌所有有資格的權貴圈子,這樣的結果自然叫許多人大為不滿,可又不滿跳出來明言反對,只能窩在家裡生悶氣。
林沙的態度至始至終都保持平靜,根本就沒有理會這些破事,等到年節一過他立即辭別帝辛和聞太師等人直接返回東夷坐鎮。
過了半年風平浪靜的生活,他在天氣即將熱起來之前,身化大鵬返回朝歌,在帝辛的極力要求和往後的不捨中,林沙將剛剛四歲湖頭,聰明機靈的大王子殷郊帶出王公,回到少師府慢慢教導,一點都沒有突然重擔在肩的惶恐或者激動,態度平靜得叫某些人等氣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