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帶到了香江,每每她想起曉娥時,就會把那雙鞋拿出來看看。”
隨著婁大哥的講述,婁曉娥沉浸到回憶中,臉上現出沉醉的表情,不過聽到最後,她的眼眶就漸漸地發紅了。
她吸了吸鼻子,帶著鼻音說道,“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我怎麼找,都沒找到那雙鞋,到最後我都以為是被我自己無意中扔掉了呢!”
許大茂見氣氛有些凝滯,想了想,找話題活躍一下氣氛吧,“大哥,你今後就要長駐京城了吧,想要見冰還不容易,等秋風一起,天氣一涼,很快就能看到了!”
婁曉娥這時也平復了情緒,“哥,你手上的事情都辦完了嗎?是不是合作就要開始了?”
“哪有那麼容易啊,幾千萬的專案,可不是一兩個月就能談成的,不過關鍵性的東西是由我親自負責的,而細節的一些東西,就交給手下人了。”
提起這個,婁大哥就覺得自己有必要給這夫妻倆上上課,希望他們目光長遠一點,不要就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這一點你們也要學學了,不要什麼都親力親為,要記住,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們要把精力放在關鍵的地方。就像今天,你們決定請人的這個決定就是正確的。
錢是賺不完的,但為了賺錢,把自己把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搭上,那就划不來了。”
許大茂聽了直點頭,這些他都明白。
可一時半會兒的,就目前這個環境,暫時也施展不開。
婁曉娥可不買她哥的賬,“哥,我承認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也得看符不符合我們現有的情況。只有你這種有錢人,才能夠享受這種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感覺。”
“呵呵”
婁大哥被她說的話逗笑了。
“我是有錢人,難不成你就窮了?你可別忘記了,在婁氏,你有那麼多的股份呢,還有那麼多的現金!
哦,說起現金,你們寫信過去託媽在香江幫忙看店鋪的事有進展了,咱媽前兩天打電話過來,說是給你們相中了兩間相連的店鋪,就在銅鑼灣那邊。
等過些天,曉娥和我一起過去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如果合適的話就買下來吧,據行家估計,那邊的升值空間很大。”
“價格怎麼樣?”
夫妻倆最關心這個。
婁大哥回憶了一下,“兩間鋪子雖說是相鄰的,但不一樣大,一間大一點,大約有30個平方,要價26萬,旁邊一間小一點,也有20多個平方,價格大概是17萬。不過這只是初步的報價,應該還有得談。”
26+17,那就是43萬,看來婁母是跟據自己兩夫妻的要求找的鋪子。
買鋪子的事是夫妻倆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的。
一百多萬,一下子就把現金拿回京城來不現實,如果想要拿回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投資的方式,以婁氏,或者婁母餐飲集團的名議,在京城投資,然後放到婁曉娥的名下。
只是,一時半會兒,他們也沒有什麼思路,自家開了家小飯館,還是摸著石頭過河呢,一下子上百萬,他們都不知道能拿來做什麼,盲目投資還是不行的。
還是婁曉娥一句不經心的話,提醒了許大茂。
婁曉娥當時想得頭疼,就抱怨了句,“如果這錢,放在香江那邊也能生錢就好了。”
許大茂一想,對啊,回來投資不知道做什麼,可在香江那邊,別的他不懂,可投資商鋪絕對可以呀。
但凡對香江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那邊有這樣一句話,一鋪養三代。
81年,現在的價格遠遠沒有到達最頂峰。
那分紅的錢放著也是放著,暫時自家還沒有要用的地方,京城的房地產距離開放交易還有些時間呢,自家完全可以拿出一半的錢來在香江投資商鋪,而剩下的一半錢先放著,以防之後有用。
四合院之許大茂的幸福生活
經年舊事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