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果放在許大茂前世那時候,他絕對是二話不說就辭職。
開玩笑,自家都差不多實現財富自由了,幹嘛非得守著這麼一份工作不放?
只是,現在的話,情況還真有點不同。
他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老婆,牽一髮而動全身。
即使想辭職,也得要全家人同意了才行,當然了,工作有這麼大的變動,想要調職繼續幹,也得徵求一下他們的意思。
三個孩子不提。
像許父跟許母,就許大茂對他們的瞭解,絕對會全力支援他去分廠。
國營廠的副廠長,儘管是分廠的,可對於平頭百姓來說,這也算得上是個高職位了,妥妥的國家幹部,一點水分都沒有的那種。
他們老一輩的人,特別看中這個,別看他們現在做個體賺錢賺得熱火朝天的,可要是許大茂說辭職回家跟他們一起做生意去,他們鐵定百分百反對。
至於婁曉娥,她會有什麼反應,許大茂還真是說不準。
現在她的服裝生意紅火得很的。
到了什麼程度呢?
可以這樣說,她一天掙的錢比許大茂三個月的工資都多。偶爾一個大一點的批發單子的利潤就能抵他半年的工資。
要知道,他現在的工資,在上班的人群中,已經算是收入比較高的人了。
當了組長後一年,他的級別被破格提升了兩級,目前為止是19級,也就是一級辦事員,工資78元,再加上零碎的獎金津貼之類的,拿到手也超過九十了。
可不管什麼,最怕的就是比較。
自家有這兩門掙錢的生意在,如果僅從掙錢養家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份工作絕對是沒法要了。
他每月的工資,主要就負責給仨孩子跟他自己提供日常的開銷,再偶爾給父母和妻子買點禮物,有剩餘的就存起來留著慢慢花。
至於家裡的一應開銷,全都從小飯館的利潤裡支出,即使這樣,還有不少富餘,每月他們還可以到銀行存上一筆錢。
而婁曉娥手頭的錢,那更不用說了,這才多久的時間,當初店面的投資都已經全都賺回來了。
現在家裡可稱得上是比較現代化了。
電冰箱跟洗衣機才買沒幾年,還很好用,就先沒有動。
不過,許大茂夫妻的屋裡新添了一臺大彩電,原先的那臺黑白電視,被搬進老倆口的房間,而餐廳裡則換上了跟許大茂他們屋裡同樣的彩電。
孩子們屋裡肯定是沒有電視的,怕影響他們學習。
不過他們人手一臺最新型的錄音機,是婁曉娥給他們買的,讓他們用來學外語。
可以這樣說,許家現在已經全面進入小康生活了。
許大茂自己也覺得,現在他的工作,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其實去新廠拼一把也好,辭職下海也罷,對於他來說都是全新的領域。…所以,他決定就把選擇權交給家人。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婁曉娥的意見。
他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跟妻子好好坐下來聊一聊的機會。
某個晚上,婁曉娥的心情特別好,從夜大回家,一路上,她都不顧寒冷的北風,隔著口罩,興奮地跟許大茂說個不停,一直到了家都沒停歇。
她是說的今天白天在店裡發生的事情。
原來,今天又有一個人找上門來,想要經銷她的服裝。
和西城的那個經銷商不同,這個人是宣武區一家百貨商店的採購部主任,專門負責女裝櫃檯的產品採購。
他是在一個朋友的愛人身上看到曉娥服裝店的衣服的,頭一回見到,就覺得非常的特別,不算搶眼,但是穿到身上,就讓人覺得很舒服、很好看。
起初,他倒沒想到採購上面,只是想給妻子買一件一樣的,作為給妻子40歲的生日禮物。
於是,他就打聽到了曉娥服裝店的地址,抽空來了一趟。
還沒進門,他就被櫥窗的那幾套衣服吸引住了。
待進到店後,見到了琳琅滿目的各種服裝,他突然意識到,這是個機遇,一定要抓住。
自打改革開放以來,他們整天作為百貨商店的工作人員,明顯感覺到,有錢人漸漸多了起來。這些人有錢,也願意花錢,可是前提是,那些東西要好到能讓他們捨得從口袋裡掏出錢來。
可他們商店一直從那幾家進貨,款式老土,早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這兩年的銷售是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