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心裡頭羨慕罷了。
說白了,這丫頭還是虛榮。”
不得不說,知妹莫若哥,家國把家安的心理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看著兒子,婁曉娥真是覺得他是哪兒哪兒都好,
“家國啊,剛才家安說的話你可別往心裡去,回頭我說說她,哪有這麼跟大哥講話的?”
家國制止了她,
“媽,沒什麼事兒,當大哥的,哪能連這點肚量都沒有啊?
而且,剛剛康康不是幫我出氣了嗎?
這小子,可真是有長進,比以前會說話了。”
提到這個,許大茂也點起了頭。
他也發現了,家康這孩子確實是比之前成熟了。
這也難怪,雙胞胎已經滿二十歲了,只有半年大學就要畢業了。
不過,家康這孩子成績好,運氣也好,被他們系裡的一位教授看中,保送研究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碩士是最起碼的,至於會不會繼續讀博,等到時候再看。
許大茂他們不管,只要家康自己開心就好。
三個孩子中,除了身體不好這一點,其它方面他算是最省心的了。
至於家安,她可沒打算考研。
用她的話講,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早就夠夠的了,她是巴不得早點出來工作呢。
她們學校的畢業生,現在可是相當的搶手。
外交部、商務部這些部門每年都會分走不少,剩下的,去的也基本是一些大型的國企。
要問她最想去哪裡,那當然是外交部了,這也是大部分京外學院畢業生的首要選擇。
當然,能不能去就不是她們這些學生說了算了,主要還得看學校的跟用人單位那邊的意見。
這個年代,在畢業分配工作時,個人的意願可以說是約等於無。
當然了,如果是特別優秀的學生,學校老師可能會過問一句,問問他的意向是去哪裡,然後再進行分配。
至於一般的學生,自然沒有這個待遇了。
家安雖然成績還不錯,可畢竟離特別優秀還差著那麼一截。
她自然是屬於等訊息的那一撥的。
這就好比舊時候的盲婚啞嫁一樣,在揭開蓋頭之前,新郎是什麼樣子的一概不知。
婁曉娥曾經問過,看是不是要想想辦法,託託關係什麼的。
可家安卻說不用。
她是這樣說的,“這種事兒著急也沒用,等結果公佈了自然就知道了,反正對面的都是青年才俊,揭蓋頭時也不用怕嚇著自己。”
當時聽了她這話,許大茂他們都不知道該說她什麼好了。
這哪像是個大姑娘說出來的話,真糙。
不過,這理兒卻不糙。
再說了,通關係,哪有這麼容易的。
找遍許家的親朋故舊,也沒有哪個在有外國語學院有關係的,至於外交部,那就更不用說了。
那個小強的岳父可能會認識一些人,可這關係繞得就有點遠了。
人家願不願意幫忙先不說,即使願意,這樣人上託人去辦事,搞不好反而會壞事,還不如什麼都不做,靜等分配呢。
家安這孩子看似大大咧咧的,其實她也有心思細膩的時候。
她可不願意自己父母為了她工作的事情,到處點頭哈腰去求人。
她家是不缺錢,可有的時候人情比金錢更珍貴。
人情債可不是那麼容易還的。
可以這麼說,許家的三個孩子,各有各的優點,當然也各有各的缺點。
不過總的來說,都是很好的孩子。
反正許家的長輩們,對自家孩子已經很滿意了。
外面羨慕的人也是大把大把的。
秦淮茹就是其中一個。
她現在每天來許家院子上班,跟孩子接觸得越多,這感覺就越明顯。
她以前覺得,她家的三個孩子就夠不錯了。
現在她知道了,這是沒跟許家的孩子們比。
自打許家買了新院子,她見到家國的次數就比較少了,每次見面,都是眼前一亮的那種。
要不然之前她跟婆婆也不會壓著賈東旭試探許大茂的口風。
可惜的是,當時人家回覆的是家國不著急找物件,其實也就相當於回絕了。
當時她也就死了心。
只是年前這段時日,她經常能在許家碰到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