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個好機會,娥子,咱可一定得抓住這個機會。”
他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
現在已經是八四年了,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人的意識形態將會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改革開放的必經階段,並不是某個人或是某個力量能夠抗衡的。
像婁曉娥的服裝事業,完全可以兩條腿一起走路。
一條就是把現有的自產服裝穩紮穩打的做好,雖然賺得少,但勝在穩定。
另一條就是婁曉娥的嫂子提供的這個機會了。
再過不久,國人崇洋媚外的思想會越來越盛,到了那時,外國什麼東西都是好的,連外國的月亮都會有人說更圓。
到那時,外國牌子的衣服賣多貴都會有人搶著要的。
這可是賺錢的好機會。
況且她們是正兒八經的代理商,賣的是實打實的國外品牌,又不是乾的什麼坑蒙拐騙的買賣,賺得又很多,這有什麼不能幹的呢?
如果按一般人的想法,既然代理國外的服裝來錢這麼快,那為什麼還要費時費力的去自己生產服裝?
關於這個,就是許大茂的私心了,他是覺得,作為先富起來的人,還是要擔承一些的。
這就是所謂的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了。
像婁曉娥自創的品牌,前前後後為社會做可做了不少的貢獻。
光那一間工廠,就養活了不少人了。
再加上服裝店還有倉庫那些地方也都請了不少的人。
她多請一個人,就為這個社會解決了一個就業問題,就可能給一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所以許大茂絕對不可能勸婁曉娥放棄這個自創品牌的。
相反,如果婁曉娥有這個念頭的話,他還會想辦法讓她打消這個念頭的。
這也不是許大茂裝模作樣。
商人追逐利潤那是沒錯,可有良心的商人,還是需要考慮自己對這個社會有多少貢獻的。
錢如果太多了,其實也就沒有太大的意思了。
人活一世,不,對於許大茂來說,他活了兩世了。
他認為,人活一世,總要給這個社會留下點什麼。
當然了,如果沒有能力那也就罷了。
可現在的問題是,自家目前是有這個能力的。
最起碼,像大山,像劉滿倉,還有新來的趙三柱,這些人,如果不是遇到了他們,也有可能會有別的造化。
可許大茂可以拍著胸脯說,他們在這邊得到了機會,那別處的機會就有可能會留給其它需要的人了。
又或者,他們除了這邊,就沒有別的機會了,那他們的人生道路,將會有著很大的不同。
想想,還挺讓人自豪的。
婁曉娥見他這麼贊同,那動搖的心堅定了一些,
“是你說的啊!那我就試試了?”
“儘管去試吧,不會錯的!”
許大茂給她比了一個加油的姿勢。
婁曉娥反而有點懷疑起來,
“我怎麼覺得你對這事兒這麼積極呢?說說看,你有什麼企圖?”
她把雙手卡在許大茂的脖子上,做勢要用力,其實是一點力都沒有用上,
許大茂被她這一出搞得有點哭笑不得,
“天地良心啊,我能有什麼企圖?咱倆可是夫妻,你好就是我好,我是真的覺得這是好機會,你想想啊,現在好些人都想著往國外跑,都覺著外國的東西好。
你把這個品牌一代理,國外的名牌,多上檔次啊,到時候,那鈔票不就會烏泱烏泱的往咱口袋裡進啦?
而且,那是你親嫂子給你的好機會,她還能害你?
依我聽到有關她的訊息,如果你是外人的話,她可能還不稀得理你吧?”
婁曉娥聽了,慢慢鬆開雙手,
“行吧,算你說得有理。
只是,我又要開始頭疼了。
代理國外服裝,具體要什麼些什麼啊,我是一點都不懂。”
說著,她拿手扒了扒自己的頭髮,本來很整齊的頭髮被她扒得亂糟糟的,然後皺著眉長嘆了一聲,“唉,真是腦殼疼哦!”
許大茂一聽就樂了,“你這是跟小妹學的吧?”
腦殼一詞,一聽就是出自小張的口,然後被小妹學去了。
現在婁曉娥也跟著起來了。
被他這麼一打岔,婁曉娥皺著的眉雖然沒鬆開,可臉上卻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