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數王強的遠房七嬸家。
她家的雞跟王強家是同一批的,可一眼看上去,她家的雞個頭明顯更大一些,也更精神,羽毛也光亮。
許大茂就問了王七嬸,她是不是有什麼竅門。
她也不明白,“沒什麼竅門啊,喂的東西也跟別人差不多的。”
許大茂卻不相信,“您仔細想想,肯定是有什麼地方跟人家不一樣的,要不然差別不會這麼大的。”
大山也是才發現,原來兩家的雞竟然會差得這麼明顯,於是,他也用一種期待的目光望著王七嬸,希望她能想出來是為什麼。
可王七嬸想了又想,她真是想不出來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這時,一旁的王立自猶豫著開了口,“我想我可能知道是為什麼。”
一下子,幾人的眼神全都投向了。
“可能是因為我每天都餵它們吃蚯蚓吧,我看雞都愛吃蟲子,就在我家大棚的角落裡圈了一小塊地方,養了不少的蚯蚓,每天都喂一點給雞吃,它們可愛吃了。”
王自立其實也有些不確定,不過要說自家雞跟人家有什麼不一樣的,估計也就是蚯蚓這一條了。
“蚯蚓?還真有可能呢。”…許大茂雖說沒有實踐經驗,可他的很多見識是這些人無法匹極的。
一提到蚯蚓,他就明白,王自立是說到點子上了,他記得以前看過一篇科普文章,細節肯定是記不清了,不過大致的內容還有點印象。
那就是蚯蚓的蛋白價值很高的,其實不光光蚯蚓,很多昆蟲也是高蛋白物種,比如人人恨之的蝗蟲,不過那玩意兒不受控制,也不可能有人會腦抽去人工飼養它。
可蚯蚓就不同了,這東西是可以養的,具體怎麼養他是不知道的,不過王自立應該已經摸索出了方法了。
得到許大茂的認同,王自立有點得意起來,於是他領著大山跟許大茂看了他的蚯蚓養殖基地,還給他們看了他是怎樣把長成的蚯蚓洗淨,然後用院子裡的一隻破鍋給煮熟,然後再剁碎了餵給雞吃的。
只是挖蚯蚓的場景令許大茂有點不適,他只看了兩眼,胃內就翻湧起來,於是趕緊走出大棚去外面看風景洗眼睛了,之後的流程只是聽的口述,沒再自己找虐。
他很鹹魚地想著,反正自己又不用養雞,看不看也無所謂。
不過大山卻很感興趣,他是從頭看到尾,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還再三詢問,直到弄明白了為止。如果不是還要陪許大茂,估計他已經摩拳擦掌著,回家去準備地頭養蚯蚓了。
之後,大山還領著許大茂看了好多家的蔬菜大棚。
現在的王家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一兩間大棚,當然了,只是最最普通的那種,而每家種植的蔬菜也不是隨便種植的,而是經過村委會的商討與分配,每戶人家只種其中的一兩種。
這個主意還是王強出的,因為夏天的時候,他就發現了,因為沒有人協調,大家種什麼菜都是自己隨意種的,最後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結果,那就是有些菜的數量過多,而有些菜又數量過少。
好在許家的餐館沒有嚴格要求具體要送什麼菜,這才糊弄了過去。
不過之後王強就上了心,覺得既然要做,就要把事情做好,於是,他這才跟村委會的成員一同商量出這個辦法。這樣可以更好的利用這些有限的田地,產生最大的效益。
許大茂是邊看邊點頭,王強可真是個能幹人,估計不需要太久,王家村在他的帶領下,人們的經濟水平肯定能急速提高。
後來,他們還去了村裡老獵人的家,目的不為別的,而是預約一隻小狗。
自打買了院子,許大茂早就想在自家院子裡養只狗了,不為別的,就是用來看家護院。
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
這回看見王自立家養了一隻小黑狗,特別的聽話和懂事,於是許大茂就動心了。聽大山說就是村子裡老獵人家養的那隻狗的後代,就拜託了他們領著他去老獵人家拜訪。
老獵人得知,許大茂就是一直收購他們村子瓜果蔬菜的飯店老闆,人立馬就非常熱情起來,他向許大茂保證,等開春後他家狗生了小狗了,一定會把最可愛的那隻留給許大茂。…這可是真是意外之喜。
從老獵人家離開,時間已是不早,許大茂又回到王強家裡,跟他們一家人告辭後就離開了。
回家的路上,雖然空氣依舊寒冷,可他的心內卻一片火熱。
這次來王家村,他看到了很多他想看以及其它沒有預期的一些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