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流水般淌過,日子也在按部就班地過著。
飯館的生意依舊紅火,許母的算盤珠子每天噼啪地響著,忙歸忙,可她忙得很開心。
雙胞胎已於九月初順利入學,成為了兩個名校的學生。
這件事情曾經一度成為了附近鄰居們的話題,被談論了許久。
羨慕的人有之,嫉妒的人也有之,有些人說著說著,又把話題扯到許家開的這個飯館上來。
自開啟了這個飯館以後,他家就再沒有從風口浪尖上下來過。
這年頭,普通人的工資平均下來只有幾十塊每個月。
而許何兩家合開的這個飯館,生意好得很,明顯人都知道,這賺的錢海了去了。
那羨慕嫉妒的人就更多了,說風涼話的人也有很多。
這年頭,雖說大家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的。
可是個體戶就總是被人瞧不起,尤其是那些有著正式工作的人,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在他們的眼裡,幹個體的大多數是沒有工作也沒能力找到工作的待業青年,甚至有些人還是那些根本無法就業的勞改犯之類的。
即使許何兩家跟這些人的情況不同,可那些帶有偏見的人們,同樣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們。
許家二老聽到類似的風言風語,總是會有些不開心。
許大茂見不得兩個老人如此,就勸他們。
“嘴長在人家身上,就讓他們去說唄,說再多,他們也不會多長一斤肉,咱也不會少一斤肉。
你們要這樣想,他們辛辛苦苦一個月,差不多咱一天就能賺回來,實惠是落在咱們自己的袋子裡的,人家要說就讓他們去說好了,咱不聽就是。”
婁曉娥也跟著勸,“是啊,總有那麼一些人,恨你有、笑你無、嫌你窮、怕你富,我賣衣服時,也總是碰到那種自己裝得高高在上的,瞧不起我這個開店賣衣服的,可她呢,就那種清倉的衣服,我都是按成本價賣的,說好了不還價的,她還能在那裡跟我們店員歪纏老半天,就為了能便宜個一塊幾毛的。這樣的人,也是常有的。”
二老一聽也是,老太太還說,“這樣還好呢,他們瞧不起咱,那就肯定不會跟咱搶飯碗,咱就使勁掙錢,過著好日子,讓他們幹嫉妒!”
許大茂卻搖頭,“不會一直這樣的,總有人會察覺出做生意的好處,將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就拿飯館舉例,以後這樣的飯館肯定會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咱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裡,各種各樣的飯店都會隨處可見。”
“怎麼可能?開這麼多飯店,有誰去吃啊!咱現在生意好,就是因為這一大片兒就咱這一家口味比較好的飯館,再多一家,那客人就要被分去一半了。這肯定不可能!”
許母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許大茂就說,“現在有幾個人家捨得在外面吃飯啊,以後就會不同了,相信在很久以後,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基本上所有的人家都能過上咱家這樣的日子,一日三餐在外面吃飯也是吃得起的!”…“我不相信!”許母堅持。
看許父的意思,跟許母是同樣的觀點。
婁曉娥雖然有點想相信,可她又覺得不太可能,自家的好日子是有很多因素的。
許大茂只是一笑,“那就走著看吧!”
他心說,將來的人,衣食住行,除了住這個問題比較大外,衣食行絕對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了,這也就是他們私底下的言論,誰也沒當回事。
不過,也就是因為外人的這種偏見,婁曉娥堅持要讓許大茂守住目前的這份工作。
而許父跟許母則在外面散出各種訊息。
很快,景鄉衚衕就又添了好幾個有關許家的八卦:
許家的兒子馬上要升副廠長了,而他家的女婿則是正廠長,還有她家的小閨女也已經升了副主任醫生了,她已經是專家級別的醫生了。
還有,他家的外孫也進了部委機關單位工作,妥妥的國家幹部。
這些訊息一散出去,那說酸話的人就更多了,不過羨慕的人也變多了。
許家二老也學會了只聽好話,自動過濾掉那些酸話,這樣一來,每天過得開開心心的。
很快,國慶節就到了。
除了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之外,小強跟圓圓的婚禮也要舉行了。
小強結婚,最開心的莫過於他的父母親了。
這些日子的許大姐,走路都帶著風,臉上的